第4部分(第3/4 頁)
以無所顧忌,所以導致一些網上輿論缺乏理性,比較感性和情緒化。同時,由於情緒化的輿論更有感染力,因此得以更快地在網路上散佈開來,導致網路輿論的“不可控性”,在網上造成了輿論誤導。《魔獸世界》就是一個典型例證,其玩家透過網路傳播某些言論的行為已經演變成一種公眾話語權的異化。
其實,在事實層面上,魔獸玩家在沒有魔獸的日子裡,過得並不寂寞。我所認識的多數玩家,大都找到了自己的新目標。有的人因此發現自己變胖了,比如超級卡通迷易安。
從魔獸中走出來的易安,閒得無聊逛家樂福時買了個電子秤,結果發現由於長期坐著不動,自己已經成功地實現了從謝霆鋒到洪金寶的革命性轉變。為此他開始苦尋解決之法,沒想到竟然從另一種遊戲的方式中找到了——用任天堂的wii減肥。每天他都會用遊戲機跑上1個小時的步,然後再開始玩上一把《龍珠Z電光火石3!》(Dragon Ball Z: Budokai Tenkaichi 3)。這可不是普通的格鬥遊戲,這是純體感的,需要玩家按照動漫中人物的出招姿態在電視前模仿。每打完一局下來,易安都會累得氣喘吁吁,畢竟這和真正的格鬥沒啥兩樣——除了捱打後不會痛。
很快易安就開始“復原”了,而且他還將這一經驗分享給了公會的其他朋友。沒成想,公會里還真有一幫子難兄難妹。wii迅速變成了公會里的主流裝備,大家一起遊戲健身成了公會在聊天群裡交流的必需話題。“當時也有人在群裡發了資訊,拉我們去踏平伺服器,但壓根沒人理睬,因為我們那時候都要去wii遊戲裡鍛鍊身體。魔獸不是‘毒品’,魔獸是個好東西,但沒有魔獸並不是不能活,幹嘛沒事去給別人找茬啊!我們只要玩任何遊戲都玩得心安理得、問心無愧就行了。玩自己的遊戲,讓別人去說吧。”易安說,公會里的人都是這樣想的。
現在,就讓我們透過一系列的調查和分析來看看魔獸到底是不是“毒品”吧!當然,這一切依舊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
“宅男宅女”的誕生
《魔獸世界》在某種程度上很像那個叫“年”的怪物,它的出現就代表著時間被無情地吞噬掉。《魔獸世界》改變了很多人的人生。特別是那些被《魔獸世界》製造出來的“宅男宅女”們,大多數都是在遊戲中虛耗了青春,為了虛擬世界而不同程度地放棄了現實世界。過度沉迷遊戲,對於學習、生活和工作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這是任何理由和藉口都無法否認的。
——人民網時評《魔獸吞噬宅男宅女青春》
在
關乎“魔獸毒品論”的一系列文章中,一個比較集中針對的現象就是《魔獸世界》是一部巨大的“宅男宅女製造機”。
本著“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精神,讓我們一起走進《魔獸世界》的“宅男宅女”世界。
2009年5月,筆者在幾個魔獸遊戲公會的協助下,透過網路問卷調查的方式,隨機對200名魔獸玩家進行的一次簡單的網路民意測驗結果顯示,有50名網友將自己定位為“宅男”或“宅女”,網路遊戲是8成“宅男宅女”最為熱愛的網上活動,而《魔獸世界》則是“宅男宅女”最為鍾情的一個網路遊戲,玩魔獸的人約佔參與測驗人數的60%。特別是近期由於《魔獸世界》的代理權之爭,讓這部分“宅男宅女”開始變得不安分。有近8成的“宅男宅女”認為,一旦《魔獸世界》在移交代理權的過程中發生問題,他們會選擇離開“宅世界”,重新迴歸現實之中。由此可見,《魔獸世界》被說成是最大的“宅男宅女製造機”,還是有一定依據的。以下是筆者採訪到的4個比較典型的“宅男宅女”個案。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在“宅”中找到朋友
小莫是一個典型的“宅女”。去年剛讀大學的她,迫不及待地要求家裡“獎勵”了自己一臺膝上型電腦,為的就是不用再去煙霧繚繞的網咖裡,一邊吸著二手菸,一邊沉醉於自己的《魔獸世界》之中。
每一個星期,對於小莫來說都是非常規律的。上完課,在寢室裡獨自一人沉浸在遊戲世界中。週末,提著膝上型電腦,坐兩個小時火車回家,除了吃飯、睡覺以外,誰都無法把她從《魔獸世界》裡召喚出來。如果是寒暑假,小莫就徹底變成了一個小家碧玉,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將“宅”進行到底。
在現實中,小莫沒有什麼朋友,天天玩魔獸讓她沒有富餘的時間和同齡人在現實中交流。不過在小莫看來,這並不算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