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 頁)
全部賣完,一家人加班加點的忙到晚上十點鐘,又整了六大盆鮮香麻辣的臊子。考慮到最近一段時間米粉店都會出現一種“湊熱鬧,看稀奇”似的增長,王勃把每種臊子的量擴大到昨天的一點五倍,也就是一百五十碗。如果明天也能全部賣光,那麼自家的營業收入將破千元大關!
這次的炒臊子和熬老湯,王勃便沒有親自動手了,而是當起了老師,在一旁指點自己的母親。
第一次操作,曾凡玉還是比較生疏,特別是炒臊子,前前後後涉及到二十幾種調味料和香料,一些調味料和香料還要做預處理,期間還要用測溫槍控制油溫,跟曾凡玉以前炒菜隨便放兩三種調料就炒好一鍋菜很不一樣,直讓她手忙腳亂,不是搞錯順序就是加的量不對,或者又忽略了油溫。
好在有王勃在一旁提點,糾錯,雖然磕磕絆絆,但好歹沒影響到臊子的口味。
為了慶祝今天的開業大吉,也為了犒勞一下忙碌了一天的一家人,炒完臊子後,王勃特意提出去秤點滷菜來吃。嘴巴好吃的王吉昌立馬贊成,並說最好提兩瓶冰啤酒回來暈兩口。
曾凡玉難得的沒有反對。
一家人回到家,已經是晚上十一點半。勞累了一天的王吉昌和曾凡玉稍一洗漱就睡覺去了。曾凡玉睡前,仍舊沒忘給王勃煮三個荷包蛋,讓王吉昌都有些嫉妒了。
王勃也是疲倦得要死,但想到這種早出晚歸的日子在近期恐怕會成為一種常態,那麼他勢必就抽不出什麼時間來看書。高中還是要上的,大學也要應付著念一兩年,那麼他的成績就不能下降得太厲害,這不僅僅是一個面子問題,還關係到他能否跟父母交差。王吉昌王勃不在乎,但是他不願意讓母親失望。
勉強堅持著看了半個小時的初三數學,王勃實在熬不住打架的眼皮,書一扔,睡了。
第二天一早,小舅母鐘曉敏騎著腳踏車,按時來到了米粉店。一進店,也沒誰吩咐,拿起拖把就開始拖地,母親則開始用抹布抹桌上的油跡,灰塵,繼父進了後廚,開始打火熱底湯。幾人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將坐在門口抱著本物理書裝模作樣的王勃看得暗自點頭不已。
“爸,湯熱好沒有?熱好了冒三碗米粉出來,三兩的。對了,小舅母,你吃啥子臊子?”王勃觀察了一下,見大堂已經被小舅母和母親收拾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已經做好了接客的準備,就開始安排幾人的早餐。
“哪個還吃臊子喲!那個臊子你們要賣錢的。素米粉就行了。”鍾曉敏一聽還要舀臊子,直搖頭。牛肉,肥腸,鱔魚這些對生活在農村的鐘曉敏而言都是高階食材,一年到頭都不見得能吃上一次。就是那什麼臊子都不加的素米粉,節儉的鐘曉敏也很少買來吃。
“嘻嘻,賣錢,賣得到好多錢嘛?小舅母,你不說,我就幫你點了哈。爸,那就都給我們整牛肉的,臊子多整點。今天咱們吃牛肉,明天吃肥腸,一天換個花樣。”王勃對著鍾曉敏笑嘻嘻的道。小舅母的心態他自然理解,一個無非是不好意思,二個也是想給自家節約。
“曉敏,要舀臊子,有臊子好吃些!”母親在一旁熱情的勸著小舅母。如果沒有小舅母在,一向節儉母親肯定也會選擇吃素米粉;但是因為有了小舅母,熱情好客一輩子,“寧願自己吃得孬,也要讓親朋好友吃得好”的母親就只有跟著一起“享福”了。
三人碗裡的米粉才吃了一小半,就有客人上門。
“老闆,三兩鱔魚紅湯,在店裡吃。等我吃完後再來個二兩清紅湯肥腸打包。”一箇中年男人邁入米粉店,看也不看的就開始點起單來。
王勃只聽此人說話的方式和語氣,就曉得這是一個昨天來店裡光顧過的回頭客。
“好的,叔叔。三兩鱔魚——紅湯——!一個二兩清紅湯——肥腸——打包——等吃完後再冒!”王勃衝內廚的方向高聲喊道,又唱起了喏。
今天完全是昨天的翻版,而且比昨天的生意還好,因為出現了大量的二次回頭客。
大量回頭客的出現讓王勃的心終於完全大定了下來。從此之後,套用一句後世的話說只要他自己不做死,那曾嫂米粉就不會死,只會越來越好,越來越興旺發達。
火爆的生意從早上七點一直持續到下午兩點,熱鬧非凡,擁擠不斷的前堂大廳才慢慢的稀落起來。直到這時,餓得前胸貼後背的王勃才有時間來考慮中午飯的問題。
父母跟小舅母的意見都是去農貿市場買點菜,回米粉店自己弄。反正鍋碗瓢盆,各種調料都是現成的,買回來兩三下就弄好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