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3/4 頁)
麼莫測高深,而是因為缺乏起重裝置,不得不如此做。
然後有人把那些加工好的鋼結構件安裝在下部,隨後就是輕型的已經制造好的牆體。最頂上的幾層,牆體與樓板都是透明的,可以看得到裡面飼養了許多的畜牲。
“天哪,這是一個完整的生態體系,中國人把所有的農業科技組合起來……我的上帝,這真可怕!”
加拿大宇航員,太空農業專家麥凱博士看著這棟建築,發出了由衷的感慨。顯然他不是那些只懂得歌功頌德的“磚家”,在自己的專業上有著足夠的造詣。
這棟高樓上最上面的6層,根本就是農業基地。不但種植著小麥,同時也種植著蔬菜。值得一提的是,在軍用偵察衛星的觀察下,那些系統沒有隱密可言。顯然對方也沒有打算遮掩的意思,隨便讓人就看個夠。
樓頂上是太陽能收集陣列,即不是收集電力,也不是收集熱能,而是專業的太陽光線的收集裝置。雖然製作的相當粗糙,但它們顯然能夠達成這樣的目標。
每一株植物上,都有光纖投shè下的陽光。在光纖附近的LED植物生長燈,大概是為了天yīn或者夜間準備的。無土栽培植物生長需要的基質,則有下面三層的牲口,以及更下面的人類的排洩物提供。
除此之外,那些空氣迴圈通道表明。空氣也被迴圈利用。呼吸過後的充滿了二氧化碳的空氣,變成了植物的“二氧化碳氣肥”。植物的“呼吸”又釋放出足夠的氧氣,供樓下的所有生物使用。
“我的上帝,這是中國人制造出來的嗎?這怎麼可能?”
倘若是我們中國的某些“磚家”,絕對不可能出現這全世界最優秀的生態化住宅。但絲薇爾,作為近乎全知的智腦,玩這些東西,就實在是小兒科至極了。
“我看他們最終的目標,是形成一個完整的密閉的,自給自足的系統。這樣的系統,別說用在地面,就算是用在太空裡也沒有任何問題!只需要在系統上進行一些小小的改變,我看設計這套系統的人一定辦得到!”
還是德國宇航員霍夫曼博士,想的最深遠,甚至他分析出這樣建築出現的原因。
別看加拿大宇航員麥凱博士不喜歡中國,但顯然對於科技的鑑別能力,那是一點也不差。甚至評價起來,絕對是一個學者公允的態度。
“我看這就是為了太空農業裝備的系統,而且不是簡單的供應幾個人。有這樣的系統加上人工重力,恐怕中國人已經能夠進行太空殖民!我只是奇怪,他們以前把這樣的科技藏在哪裡?”
此言一出,使周圍的人不禁面面相覷,對於這樣的評價,安德烈是滿意的。他難得的咧開嘴笑了一下,然後慢慢的把話題匯入正題。
“瞧瞧這樣神奇的建築,如果大家不去中國,那我們就只好一直呆在太空裡。現在我們與扶桑帝國、美國的聯絡徹底中斷,我們沒有辦法能夠與他們聯絡上,除過呆在這裡就是去中國。諸位如果我們不能恢復通訊,你們告訴我除過中國之外,我們還能去哪裡呢?”
英國宇航員約翰照例不說話,他打算聽安德烈的。而且也不像其他人那樣,懷疑安德烈因為想去中國,所以刻意遮蔽了美國與扶桑帝國的訊號。
剛剛因為對那棟高科技建築的讚歎,而引起的緩和氣氛,再度變得緊張起來。加拿大宇航員麥凱博士如同不掩飾自己對於科技的讚歎一樣,同樣也不掩飾自己的懷疑。
“哼,訊號中斷了。這是一件多麼奇異的事情哪,剛剛與中國聯絡上,其他國家的通訊就中斷了!”
加拿大太空農業博士麥凱,說話的時候臉上帶著一些嘲諷的神情。似乎是告訴所有人,他才不相信安德烈。荷蘭宇航員伊蕾娜與德國宇航員霍夫曼博士兩人對望了一眼,對於中國他們同樣不瞭解,同樣充滿了敬畏。
那是一個發展太快的國家,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他們本身的發展已經足夠引起世界的矚目。作為西方的學者,他們只擔心一件事情,那就是對內部過度強硬的zhèng fǔ,會不會影響他們的研究工作。
作為學者,他們不懂得像平民那樣去享受生活。而他們的生活目標,更重要的是追求自己的研究結果。但他們都沒有說話,因為他們注意到,英國宇航員約翰一言不發,似乎只是打算聽從俄羅斯宇航員安德烈的命令時就更是如此。
他們知道無論他們如何反對,兩個懂得駕駛返回艙的人,才是有權決定所有人去向的人。這就好像是飛機上的機長,海船上的船長那樣。他們才資格和能力,決定飛機上或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