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部分(第3/4 頁)
過去的事情。
他有些後怕,他想,如果那小子用刀刃砍他。不知他會不會因此而失去生命。
老趙過去經常想到死這個字眼。年輕的時候想到它。就會覺得心裡一陣子發涼,三十幾歲以後,老趙不再多想這個字眼,即便想,也沒有了年輕時的那種冰涼的恐懼。
他對自己說,誰也要死的,大家都一樣,怕也沒用。
可是。躺在醫院的病床上,老趙又像年輕時那樣,怕了起來。
老趙甚至想,我是不是白到這個世上來了一遭呢?
女同學的丈夫看自己的手,看出了一份淡然,老趙看自己的手,卻看出了一片不甘心的騷動來。
老趙住院的那十幾天裡,恰逢聯社搞“賽馬”。
所謂的“賽馬”,就是一種企業內部透過考核業績決定員工工資分配的辦法。
聯社把下屬的各鄉鎮信用社和城區的各個儲蓄所職工的工資統統調上來,每人留三百元的生活費。然後,每月按照各項任務指標(像儲蓄存款。信貸規模,收貸收息,政治工作,經營成本等等)的完成情況,退返工資。
領導說,入關了,競爭更激烈了,要有一種搶飯吃的意識。
聯社的科室人員沒法考核,黨組便研究出一種辦法,透過抓鬮決定各科室與哪個社或者儲蓄所掛鉤,並且,規定每年抓一次。
保衛科的李科長和他的部下們都認為周濤平時裡賭錢手氣好,便一致推舉他代表保衛科抓鬮。
周濤不幹,怕抓不好受埋怨。
大家說,你儘管去,不管是什麼結果,我們都不會有怨言。
周濤忐忑不安地參加了抓鬮儀式。
結果呢?還真是出師不利,周濤抓了個全聯社倒數第一。
大家估計,每人每月最多能返回一百塊錢,這樣算來,一年就有上萬的損失。
老趙出院後回青龍鎮住了幾天,再上班的時候,正趕上發“賽馬”後的第一次工資。
三張紅色的百元人民幣捏在手裡,老趙好一陣子怨憤。
李科長轉眼看看大家,一個個如喪考妣,沒有了往日發了工資大呼小叫地嚷嚷著請客請客的精神勁兒。
李科長安慰大家說,別這樣嘛,不就是一年嗎?明年抓個第一,這損失就補回來了。再說,其他單位的那些下崗分流的,許多連生活費都沒有呢。比比他們,咱聯社還算是好的呢,起碼大家都有飯吃。
回到家,老趙把三百塊錢交給夫人,對夫人說明了情況。
王鳳英說,真是想不到,思想跟不上變化了,早知這樣,還不如仍舊在青龍鎮幹呢。
過了兩天,王鳳英又在老趙面前說,我想了想,還是去找大老闆吧,把你另調個科室。
以往,老趙凡事都聽夫人的,這次,他說,調什麼調,幹個三年兩年的,也好退了。
王鳳英嘟囔道,我這一退,一年裡也損失個萬兒八千的,眼看著林林大學畢業了,找工作還得花一大頭子的錢。買房花了八萬,裝修也得六七萬,咱手裡連一個積蓄也不會剩。
老趙說,餓不死就行了。便再也不言語了。
春末,老趙兩口子搬進了新居。
最初的日子裡,親戚朋友按照農村的規矩,到老趙家裡“溫鍋”。
老趙陪著喝酒吃飯,精神勁兒明顯不足。
大家和王鳳英也不去計較他,暗地裡都說,經了那件事,老趙變化不少。
新房裝修了兩個月,老趙只來看過三次,一切全憑夫人操辦。
王鳳英沒和老趙商議,把一應的傢俱電器全換了。
大到沙發茶几衣櫃箱廚電視冰箱,小到鍋碗瓢盆水杯牙缸,那些家裡的舊東西全讓王鳳英給了農村老家的兩個哥哥。
這一點讓老趙很生氣。
倒不是說老趙心疼那些東西,老趙是覺得沒了那些東西的新家不像他的家。
那些連著他的許多記憶的東西都不見了,其中,有兩件東西老趙從心裡捨不得。
一是那臺舊式的福日立牌二十寸電視機,那是奶奶在八四年底拿出了自己全部的積蓄和一對玉鐲子給他和王鳳英置辦的。
那一年,許多的家庭都忙著把剛買一兩年的黑白電視機換成彩色電視機,奶奶領著三歲的林林去別人家看了一回彩電。回家對老趙兩口子說。還是彩電好看。
王鳳英說。現在手頭上沒錢,等住幾年咱也換。
奶奶沒再說什麼,女兒林林卻一連聲地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