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我們都很崇拜你老人家的,你想啊,你的一頭青牛下凡為妖,就能把我們搞得你死我活,何況你老人家親自出手,你親自出手,別說我們幾個小輩了,就是連玉皇他也不是你對手。”
“玉皇,他在我面前算個屁。”老君接話說。
“就是,玉皇在你面前都算個屁,那我們在你面前就更算個小屁了,你老人家大人大量,就當作放一個小屁一樣,把我們放過了。我們一定天天為你燒香祈禱,祝你老人家壽與天齊,比玉皇還長。”
“那當然,我肯定比那小子活得長。”老君有點多雲轉晴了。
唐僧又講了:“就是了,等玉皇死了,你老人家就是天皇了。到時,如果有人說,你以老欺小、以強壓弱,那還不損害你老人家聲譽啊。”
“那倒也是。”老君想想,又覺得不對勁:“你這和尚,我都被你繞暈了。我是來殺你們的,跟以後當天皇有什麼關係?”
“阿彌陀佛,老君您這話就不對了。作為一個天皇,要以慈悲為懷,要無為而治,怎麼能動不動就殺啊殺的。你老人家道行這麼深,想必不會這等作為吧。再說了,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你老人家都要當天皇了,肚子還容不下我們幾個。”
“往深了說,本來有些事三界之內沒有多少人知道。象我等,雖然是當事人,但也都不知道。今天,有了點佛法,才略知一二。如果我們突然死於非命,那時候三界之內肯定會奇怪,這人一奇怪,可能就是翻出陳芝麻爛穀子來,有些事可能就要大白於天下。我等三人死是小事,恐怕到時影響了你老人家的聲譽,做不成天皇那豈不是天下的悲事。”
“你小子講得還是有點道理。”老君惹有所思。
“再說了,您老人家要殺我們,早在西天路上機會多的是,您不僅沒有殺我們,甚至還多次出手相救,這就說明您老人家心地善良,要不然,我們都死了十次百次了。”
“那倒也是,我要殺你們你們早就活不成了。”老君不無得意地說:“是啊,這不能怪你們,怪只能怪我當初太相信人了,這如來不是個東西。”老君想了想,又覺得不好意思了。
“其實老君,你既然已經讓位了,就算了,何必去跟玉皇這小子爭了。我倒是覺得,關鍵是人世間的香火要緊。只要普天之下的道觀供奉的都是你而不是玉皇,我想他也做不了多久。”唐僧趁熱打鐵。
“此言有理,但這怎麼做得到。”唐僧這句話看來觸動了老君的內心最柔軟的部分。
“怎麼會做不到,不知老君是否知道如來安排我等西天取經的真實目的。如果是為了傳那幾卷真經,何必搞得這麼複雜?”
“那你說是為了什麼?”老君反問道。
“您老人家坐下來,我們邊喝茶邊聊吧。”唐僧招呼老君坐下,又對我說:“小狐狸,還不去泡茶給老君喝。把普賢菩薩在大雷音寺送給我的那盒峨眉綠茶好好泡下。”
眼看一場殺氣騰騰變成了和氣的品茶大會,我不得不佩服唐僧,也不得不信服廢話的力量,連忙退了下去。悟空見狀也趕緊溜了出來,跟青牛敘舊去了。
三十四
待我端了茶上來,老君正和唐僧談得興起,只聽得老君道:“唐僧十世修行,果然智慧很高。我要是早聽你言,也不會落到如此下場。”
我小心翼翼地送上茶去,站在旁邊一言不敢發,靜聽唐僧與老君交談。
其實,取經一事,表面上看是為經書而做,其實非也,這更象是一場儀式,透過這場儀式,把佛教傳達到各地。
為什麼會有唐王入地獄,為什麼會有借陰鈔一說,其實,這都是為動員唐王信奉我佛教所做的埋伏,就象人世間所謂的“托兒”。而這一切,皆來自我佛如來弟子觀世音菩薩的一個建議。
原來,正在如來為如何奪回人間信眾、擴大佛教事業煩惱之時,觀世音菩薩獻上一計:“佛祖,我觀眾天下之黎民,不姓我佛教,不遵我佛法,關鍵是人皇在起關鍵作用。倘若人世間的皇帝信奉我佛法,何愁我佛教不發揚光大。”
“此言有理,擒賊還得擒王,想我佛教在東土日益敗落,這與秦始皇信奉道教不無關係。”
“我觀那金嬋子在人世間已歷經四世輪迴,佛家講究十全歸宗,是不是待其修滿十世,我們再做打算。”
“非也,非也,如果五世能夠發揚我佛教,弘我佛法,為什麼要等到十世。你立馬去,安排他從東土來我西天取經,沿途宣講我佛法,何嘗不好。”如來笑道:“當然,我觀日後,恐真要待他十世才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