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部分(第2/4 頁)
為“榮寶齋”。著名書法家陸潤庠題寫了“榮寶齋”三個字。清末,文人墨客常聚此地,而民國年間老一輩書畫家如於右任、張大千、吳昌碩、齊白石等也是這裡的常客。蘇哥,不知你仔細看過《開國大典》這部電影和那幅《開國大典》的照片沒有,裡面那位蓄著長鬍子的著名老者沈鈞儒先生使用的鎮尺,就是購於這榮寶齋。”
這個榮寶齋顯然名氣極大,不然的話蘇遊相信這季松也不會才留到這最後才講。儘管在季松剛說到這榮寶齋的時候,蘇遊就早有心理準備,但是當季松介紹完則榮寶齋的時候,蘇遊還是不得不感嘆一下這家老店的名氣之大。蘇遊覺得等下絕對有必要去那裡看看。就算不買,看看也是好的。
“清末民初的時候,榮寶齋、大千畫廊等琉璃廠老店紛紛爭懸名家書畫於窗前。引來人們駐足觀賞,當時更是成為琉璃廠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當時,也是數這榮寶齋名畫最多而最為熱鬧。榮寶齋最著名的又要數木版水印和複製品。榮寶齋的木版水印技術融刻版、印刷、折裁等技術為一體,使水印品的藝術更臻完善,曾得到魯迅先生的讚許。”
看到蘇遊沒有說話,以為蘇遊對這個敢興趣,季松於是又接著介紹這個榮寶齋。
“阿松,看來這個榮寶齋名氣真不是一般的大啊,等下的話你可一定要帶去好好的參觀一下啊。”
等到季松介紹完榮寶齋之後,蘇遊緩緩開口說道。
聽季松講的越多,蘇遊就對這個榮寶齋越感興趣,很想要去好好的看一下。畢竟,親自去看一下比聽人家介紹要直觀的多。
“呵呵,行勒,那個地方我們等下就去看看,那地方我也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過去了。”
聽到蘇遊想要去拿榮寶齋,季松想都沒有想就直接答應了,其實他甚至都不需要蘇遊說,都決定要帶蘇游去看看,畢竟到了這琉璃廠大街而要是不去拿榮寶齋的話,那真的不能說到過這琉璃廠大街。
此時的榮寶齋更像是一個象徵,一個和長城一樣的景點。有點那個“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意思。
“恩。”
聽到季松答應,蘇遊也就沒有再多說什麼。這個時候,蘇遊兩人恰好走到了那琉璃廠名字的牌匾下邊。看到那牌匾,蘇遊情不自禁的抬起了腦袋,瞻仰這幾個大字。
“走吧,阿松,既然來了,我們就好好的逛逛啊。”
看了一下那幾個字之後,蘇遊才收回目光,對著身邊的季松說道。
“這邊你比我熟悉,帶我去看看,看哪裡有什麼出售物件沒有。”
說完之後,蘇遊又接著說道。蘇遊這裡所說的物件自然不是那種已經被鑑定出來的,或者說那些造假的物件,而是說的是那些新出土的物件,也就是一般我們所說的那種剛盜墓出來的物件。
其他的東西,蘇遊不怎麼敢興趣,儘管對這行不是很熟悉,但是一些基本的東西,蘇遊還是知道的。越是這樣名氣大的地方,就越是有人會想著趁著這個地方的名氣來行騙,也就是說造假。當然這不能說是造假,只能說是你的眼力不夠。
古玩這一行考的主要就是你的眼力,自己能力不夠玩,打眼了,那不能怪別人,只能怪你自己。所以這個古玩,和蘇遊的那個賭石一樣的,十賭九輸,要想一輩子不打眼,那就只有不賭。看看就好,不然的話就算是再怎麼厲害的老師傅也會有打眼的時候。
畢竟,不是所有的人都和蘇遊一眼,有著鑑寶的異能,大部分的普通人還是壓靠一步步的努力才能積累經驗的。這個積累經驗的過程,也就不可能一帆風順了,總會有吃虧打眼的時候。
“恩,好。”
聽到蘇遊的話,季松很爽快的答應道。雖然古玩這個行業他不是很瞭解,但是蘇遊話裡的意思,他還是能聽出來的。他知道蘇遊所說的是什麼意思。
畢竟,家裡有一個大伯,就算再怎麼不知道,但是多多少少還是知道一點的。
第81章 黑色陶罐
季松在聽到蘇遊的話之後,沒有磨蹭,直接帶著蘇游來到一個地方。
“蘇哥,一邊出東西的就在這小段街道上了。”
季松帶著蘇遊轉了一個圈之後,兩人出現在一條狹小的街道入口,看著那接到入口,季松對著蘇遊說道。
“哦。”
站在路口,聽到季松的話,蘇遊打量了一下這整條街道,輕輕的點了點頭應了一聲。
“走吧,阿松,我們去好好的看看。”
觀察了一下這街道之後,蘇遊率先朝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