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走。
常平縣的東邊,原本是一座廢礦場,至少在十年前,是的。
十年前,一名少年篤定地說在這座山下面蘊藏豐富的銀礦,從此開啟了常平縣的繁華以及歲家銀礦的名望。
歲家,本就以礦聞名,但天下礦產業何其多,金銀銅鐵錫,歲家雖然憑礦生財,躍為中原富商之一,但要在百家中爭頭位,實在太難。
人才、魄力、時間、金錢,缺一不可。礦產業往往最缺的,是奇才。沒有三兩三的人才,漫長的採礦歲月到頭來不是一場空,就是賠了身家財產,但歲家不同。
這一代的歲家獨子,不知道是用了什麼手法,選擇的礦地所挖出的礦石質地極佳,他不挑鐵礦,不挑金礦,只選中了銀礦。
白銀是當今世上流通最多的“錢”,雖然朝廷頒文民間以紙幣、銅錢為主,但百姓習慣用白銀為交易的貨幣,久而久之,連京師、朝官都違背朝令,私用白銀,加上中原銀礦有限,質地頗佳的更是屈指可數,宮中民間所需的銀,幾乎無法完全供給,導致海外諸國輸入白銀就佔了十之五六,剩下的十之四五,幾乎由歲家銀礦獨佔,造成歲家銀礦獨霸中原,即使有其他家銀礦也佔不了一成。
很多人都在虎視眈眈。
很多人都在揣測歲家唯一單傳的獨子到底擁有什麼秘技?古書上有云,三百里內金銀兩礦絕對無法共存,但歲君常所開採出的銀礦,竟然只離曾是金礦的廢礦場,僅三十里而已。
這樣神秘的技術,在幾年間,讓歲家銀礦獨佔鱉頭,讓向來低調的歲家獨子成為礦產業議論紛紛的人物。
而在常平縣內,人人共同崇拜的不是神佛,也不是天邊遠的皇帝,而是一手主導常平縣經濟的歲君常。
所以——
這一日橘黃的金光染上礦場,工頭不在,歲爺還躺在歲府裡休養,雖然礦工一如往常地在工作,但細看之下,有一抹纖纖細影被獨立出來。
她蹲在角落,一顆一顆礦石慢吞吞地撿進簍子裡,數條細黑的長辮鋪地,一個腳丫子狠狠地踩了過去,在她的長辮上留上大腳印。
“不好意思,萬姑娘,我沒見到你頭髮躺在地上呢。”女工搬過堆滿銀礦的簍子,故意說道。
“沒有關係。”萬家福面不改色地說道,將細長的辮子們攏了攏,拉到胸前放著。
女工們互相對看一眼,相處幾天也知道這個殺人犯看起來脾氣很好,就算有人不小心潑她一身,她還是面帶微笑……果然外地人的氣質就是不太一樣,連帶的力氣也不一樣。
一名女工終於忍不住說:
“萬家福,你真的很不像是做工的。這樣一塊一塊地撿,要撿到何年何月才有一簍?”幾百年都沒法採完一簍礦石吧!
“我跟年公子說過,我力氣小,推車我推不動。”萬家福坦承道。
這倒不假,只要在場的女工,都看見那天年有圖要她推車,她真的推,手背青筋都浮現了,她還推不動裝滿簍子的板車,年有圖只能挫敗地離開。
女工們又互使眼色。過了一會兒,一名女工從礦洞裡彈跳出來,喊道:
“萬姑娘,有耗子鑽進你的貨袋裡啊!”
“不礙事的,我係得很緊,耗子跑不進去的。”她鎮靜答道。
“……耗子咬破你貨袋,鑽了進去,你快去看看吧!”
來到礦場之後,萬家福從來沒有聽過這麼關心的語氣,不由得抬眸看了她一眼。
“快去瞧瞧,要是貨袋裡的東西被咬壞了,那可浪費了!”不由分說,女工拉起她的手臂。
萬家福只好順勢起身,在她們若有似無的逼迫下走進陰涼的礦洞裡。
她的貨袋就擺在礦洞的一角。也算客棧的老闆有點好心,把貨袋送來,要不然這些年來她走過的路算是去了一半。
她輕輕掃過女工們期待的表情,在眾目睽睽之下,溫順地開啟貨袋“
“沒有啊,哪來的耗子?”她輕聲說道。
好幾顆頭顱湊了過來。“怎麼可能沒有?也許、也許鑽進去了些。”
萬家福聳肩,取出擺在最上層的數盒胭脂。
一陣香氣立時撲鼻。
“這是哪家的胭脂?好香啊……”女工脫口。
“平康縣的胭脂偏香,應城的胭脂較深,盒子是周家胭脂盒。”
“平康縣的胭脂是有名的……萬姑娘你買這麼多腦脂做什麼?”
“我路過買賣,當作盤纏好生活。”有人問,她必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