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敢接其鋒。聲言派至。叔夜使間都見所向,“賊”徑趨海濱,劫巨舟十餘,截盧獲。於是募死士得千人,設伏近城,而出輕兵距海誘之戰,先匿壯卒海旁,伺兵合,舉火焚其舟,賊聞之,皆無鬥志。擒其副賊,江乃降。”這是“官書”,自然要為官軍粉飾,低毀梁山義軍,而跨大官軍戰功。但即使是“官書,也不能不承認,宋江起河朔,轉略十郡,官兵莫敢接其鋒”的事實,其中說盧俊義“副賊”受擒“江乃降”大概是可信的史實。不過,稗官野史所說宋受招之後,“徵西寇”(以方臘為首)的事卻是假的,此事見宋史侯蒙傳:“宋江寇京東,蒙上書,言宋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軍數萬,無敢敵抗者。今青溪盜起,(方臘,睦州青溪人。“青溪盜”即指方臘。)不若赦江,使討方臘以自贖,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命知東平府,未至而卒。”是則赦宋江討方臘,不過侯蒙曾有此議,並未實行也。]
雲中燕聽得津津有味,說道:“梁山好漢之中,不乏聰明才智之士,難道就沒人看出敵方的陷阱,勸阻宋江?尤其是那位渾號智多星的軍師吳用,宋江不是一向對他言聽計隊的嗎?”
黑旋風道:“據說吳用泣血苦諫,無奈宋江是不肯依從。後來,吳用和他說道:‘咱們是發過誓,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兄弟,你這一去,只怕是兇多青少,有去無回,但我也只好陪你去了。不過我只請求你延期一天。’宋江感於他的義氣深重,他本來是和張叔夜約好第二天去投降的,為了吳用的原故、終於再拖了一天。”
雲中燕道:“吳用要拖這一天做什麼?”
黑旋風道:“吳用用這一天功夫,寫了一部兵法。”
雲中燕恍然大悟,說道:“哦,原來你現在所要我的是梁山泊軍師吳用的這部兵法!”
黑旋風道:“不錯,吳用寫了一天一夜,寫到五更時份,方才寫成這部兵法。”
“寫成之後,吳用就把魯智深找來,把這部兵法討託與他。”
雲中燕笑道:“什麼人不好付託,卻付託給這個花和尚?”
黑旋風正色說道:“你別看輕了這花和尚,這花和尚可是粗中有細堪當大任的人。他的性子和李逵一樣,純真耿直,對梁山泊的事業最是忠心,但卻沒有李逵的魯莽。是以吳用想來想去,還是覺得這個花和尚最為合適。”
雲中燕道:“你好像是那晚在吳用的身邊似的。”
黑旋風笑道:“我是學‘說話人,(即說書人)講故事的口吻,不能不加油添醬,吸引聽眾。”
雲中燕道:“好,想不到你還是一個出色的說話人,我已經給你的故事迷住了,你趕快說下去吧。”
黑旋風道:“吳用叫魯智深把這部兵法埋藏在一個地方,說道:‘這部兵法是我畢生心血之所聚,明日我和宋哥哥去見張叔夜,只怕是有去無回的了。這部兵法我乃是想藏之名山,傳之後人。但也不想它埋沒太久,無人發現。金國將來必是宋國的大患,這部兵法若能落在一個未來的抗金首領之手,必有大用。你懂得我的意思嗎?”
魯智深道:“你是要我保守這個秘密,待找到了合適的人,叫他來發掘這部兵法?”
吳用道:“不錯,所以你現在必須逃下山去,找個寺院出家,仍然做你的和尚。倘若找不到一個可以託付的人,你也得想辦法把這秘密傳之後世。”
雲中燕道:“我也曾聽過一個傳說,說是魯智深在梁山覆滅之後,便在杭州的靈隱寺出家,如今杭州六和塔下,還有魯智深的金身法像。我去找沒見到。但聽你這麼說,這傳說竟是真的了?”
黑旋風道:“把這個秘密告訴我的人,說得有如耳聞目睹,我是寧可信其有的。”
雲中燕道:“吳用為什麼不叫魯智深把這部兵法帶出去?卻要後人多費許多功夫尋找?”
黑旋風道:“梁山已在軍官包圍之中,當時吳用也是怕他逃不出去。何況埋在地下總比帶在身上安全一些。”
雲中燕道:“那麼你知不知道它埋藏何處?”
黑旋風道:“我若知道,也不用請你幫我一同尋找了。”
雲中燕道:“梁山這樣大,九個山峰,方圓八百里,找這樣一部兵法,豈非大海撈針。”
黑旋風道:“希望雖屬渺茫,但也還有點線索可以依據。”
雲中燕連忙說道:“什麼線索?”
黑旋風心念一動,故意笑道:“你沒興趣聽我把梁山泊的故事先講完嗎?”
雲中燕道:“你講得這麼動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