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無字碑(第1/3 頁)
大燕王朝,宣文二十五年冬,燕少帝慕容司彥駕崩。
來年春,太子慕容駒,登基大寶,稱燕安帝,年號坤和。
坤和元年,安帝大興科舉,廣納賢才。
這一日,風和日麗,柳絮拂面,燕京(也稱京都),紫禁城,翰林院的學士章大人領著今年金科上榜的仕子們參拜帝君陵和太學府。
帝君陵,也稱九龍陵,祭拜著自大燕太祖皇帝開國以來,九位帝王的靈位,而當今聖上燕安帝,便是這大燕王朝的第十位君主。
太學府,大燕的最高行政機構,也有龍門府之稱,是因為但凡能任職於太學府,都是從一品及以上官員,必定能享浩蕩皇恩,倍受聖上重用。真可謂光宗耀祖,龍騰虎躍。
帝君陵,位於紫禁城西北角,章大人一邊走,一邊不厭其煩的向今年新科的進士們講述大燕先皇們的豐功偉績。
而眾進士中,有一位身著正七品官服的羸弱少年,特別引人注目,此人名顧澤,字玄明,乃新科聖上欽點的探花,早朝時,燕安帝剛授封他翰林院編修之職。
這個編修的位子,其實正合他意,顧澤生性喜靜,其實也無鴻鵠之志,本就只會耍弄一些筆墨文采罷了,能做個安安分分的文臣,一生吃穿不愁,也就足矣。
看著大燕諸代君王的畫像,顧澤不禁想,不愧是皇族慕容氏,天生貴胄,還真是各個都丰神俊朗,英武不凡啊。。。
其他進士跟著章大人慢慢走遠了,章老的聲音也開始變的飄渺,而顧澤卻不急,他徐徐的跟著眾人後面,仔細凝視著大燕先皇們的畫像和石碑上所刻的生平。
“咦?”走著走著,顧澤不禁完全駐住了腳步,起先只是單純被畫像裡的那個身影所吸引。
怎麼說呢,跟慕容家的其他君王相比,他顯得過於清秀蒼白,少了幾分帝王的霸氣,卻意外的多了幾分落寞詩人的風雅。
再一看,竟發現這位帝王的石碑上竟然沒有刻上任何生平,是個無字碑!
“燕翎帝慕容氏,諱顏”顧澤在心裡默默唸著石碑前的靈位上所寫的這位君王的名諱。
“原來就是他,怪不得。。。”顧澤在心裡唸叨著,稍許有了點頭緒。因為說到這燕翎帝,那可真是個大有爭議的帝王了,彷彿是個神,又彷彿是個魔,這生平還真是不好寫。。。
“呵呵呵,那你覺得他是神還是魔?”
顧澤正思量中,突然聽到一個黃鶯般少女的輕笑聲,著實嚇了一跳,可四處一看,除了自己,可哪還有他人在,都說深宮怨多,難不成是什麼女鬼。。。
想到這裡,顧澤一陣冷汗,再不敢逗留,連忙提起官服的衣襬,一路小跑趕上章大人一行。
太學府,則位於紫禁城的西南角。顧澤好歹趕上了章學士一行,喘著粗氣,驚魂未定的混入眾進士中。
可還不及擦去額前的冷汗,便被人輕拍了下肩,只見一面容黝黑的壯實少年對著他齜牙咧嘴的說,“這位兄臺,煩請高抬貴腳,你踩到在下了。。。”
顧澤猛的低頭一看,才發覺原來剛才自己跑的太急,沒注意到自己的右腳正重重的踩在這位仁兄的腳上了,於是慌忙把自己官靴移開,作揖道:“兄臺,實在報歉,在下冒失了。”
“無礙,無礙。”黝黑少年對著顧澤依舊齜牙咧嘴的一笑,“在下敝姓楊,單字一個柳,字木生,京都人士,乃今科武榜眼,敢問兄臺高姓大名?”
“噗”顧澤實在無法忍耐一個五大三粗的結實漢子叫什麼楊柳,邊捂著肚子笑,邊道“楊兄臺,實在失禮,哈哈哈,令尊可真是。。。給你取了個好名字啊。哈哈哈,在下名顧澤,字玄明,姑蘇人士,乃今科一甲探花,日後還請多賜教!”
這一笑,可讓楊柳的臉從黑變紅,又從紅變黑,著實好看。
“哎呀哎呀,這位顧兄臺可有所不知,這位聖上欽點的楊把總大人,可是名將之後啊~”只見一個帶著滿臉促狹笑意的少年,想必是聽到了顧澤和楊柳的對話,便搭話道,“不是麼,楊柳大人!”
“痞子祝,你。。。”楊木生顯然氣結,這臉色變化的越發好看了。
“哎呀哎呀,不說楊把總了。。顧兄,鄙人祝駿楓,字景宗,京城人士,其實是木生的發小,今科一甲榜眼,與顧兄一樣任翰林院編修一職,日後相處,如有不周,還望多多包涵了。”祝駿楓察覺到楊木生臉色不對,於是便換了個話題,面向顧澤作揖說道。
“哪裡哪裡,日後還望祝兄多多包涵才是,”顧澤忙也作揖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