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部分(第4/4 頁)
聲,年紀小一些的宮妃不斷地拿著帕子擦眼淚,好容易忍住哭,結果戲臺上的花旦水袖一拋,眼神一轉,唱出一個音,又哭得不能自已。
便是看慣了生死無常悲歡離合的太后也不免有些動容。
春花依舊,物是人非,何嘗又不是在感慨她們這些後|宮女子的人生?
在這深宮裡,被權利地位所縛,哪有什麼真心實意,哪有什麼情真意切,滿園春色倒不是無心欣賞,而是沒有了欣賞的心。
一向高高在上的端貴妃也不知被哪句詞觸動,眸中隱有淚光閃現。
只有靜妃心境如常。
她一面拿著帕子掩面假裝拭淚,一面偷偷覷著眾人臉上的表情,低頭的時候唇邊就浮出一抹得意的笑容。
“母后,這戲臺上的花旦名喚鳳清,是梨花館正當紅的人,戲唱得極好,許多高門大戶都競相邀請他去唱戲。甚至有些還請不動呢!”靜妃見太后似乎在問宮人臺上唱戲的是誰,逮到機會就趕緊上前解釋。
太后側首看了她一眼,頷首,“這就是臨兒送進宮來的那個名角兒吧?哀家也聽說過他,說是一曲《穆桂英掛帥》唱得極好,名動江南,沒想到這悲曲兒也唱得這般纏|綿動聽、觸人心絃,哀家定會重重有賞。”
太后只說重重有賞,卻沒有說清楚會賞的到底是誰。
靜妃心中一喜,知道蕭恪這招投其所好算是成了一半。
太后酷愛聽戲。京戲、崑曲、秦腔,只要是好聽的戲,她都愛,近乎痴迷。
皇上又是個孝子,皇宮裡頭有固定的戲班子,可唱出的戲也只能落得一個“不錯”,從不能叫太后拍手稱快。
這梨花館作為盛京城有名的戲館,每年節慶都是要來宮裡頭唱戲的,太后最歡喜的就是那個叫“青衣”的男身花旦。可因為人家是沒有賣身契的,又心高氣傲,太后不願折辱了所謂的藝術,也從不強求。可心裡終究是存了念想。
現在,有個與青衣比肩甚至唱得比青衣還要好的花旦出現,太后自然是歡喜不已。
太后歡喜,皇上就歡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