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2/4 頁)
無人會覺得怪異。
但這次,竟然救下太后了麼?
雖然四丫頭在方公公面前解釋是聽了靈運寺僧人的話,但窺皇后所言,那可不是什麼靈運寺的功勞!
這四丫頭,莫不是真有什麼未卜先知的本事吧?
陸氏怎麼想怎麼不可能。於是壓下驚懼,笑著答道:“諸位都誤會了,那可不是我家四丫頭的功勞,而是靈運寺的高僧說的呢!四丫頭也就是隨耳一聽,便記下了。”
“可她不認識太后娘娘竟知道太后是從東面而來,這也挺了不得的。”有人似笑非笑地開口,“倘若真是靈運寺的僧人所窺測出,那又為何不告知眾人?要知道那次塌方死了幾十人,這樣見死不救。可不是出家人所為。”
這話說得有些意思,細細品味,倒像是林昭言根本不是有什麼善心,而是早知道太后是太后。才會故意奉承。
陸氏雖不喜林昭言,但也由不得外人這樣詆譭侯府姑娘的閨譽。
她臉一冷,肅然道:“趙夫人這話我就不愛聽了。我家四丫頭不說人品有多貴重,但也絕不是那等心思深沉的小人。這世上能未卜先知的人有幾個?除了前朝的神運算元玉伯通。幾百年來也沒再出第二個,我家四丫頭又哪有那樣的本事?我看就是靈運寺那些僧人推測出這個結果。但又不確定怕造成恐慌,這才私下說說恰好被四丫頭聽到了而已。”
神運算元玉伯通的下場,在場的各位夫人都知曉,所以就算再嫉恨林昭言被太后重視,也不好繼續說下去,沒得到頭來真鬧出什麼人命。
你要真說林昭言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她們頭一個不會相信。
太后冷眼看著這場戲,唇角沁出抹意味不明的笑容。
氣氛正僵硬間,有一名身穿粉色宮裝的宮婢匆匆走了過來,神色凝重。
她幾步走到太后面前,恭敬福身,“太后娘娘。”
太后瞥向她,蹙了蹙眉。
這宮婢是貼身服侍皇上的。
皇后和端貴妃也看了過來,眉心微微擰起。
太后宴請外命婦,皇上一向不干涉,此次卻是著宮婢前來,想必是發生了什麼了不得的事情。
“什麼事?”太后問道。
那宮婢躬身在太后耳邊低語了一番。
太后的眉心驟然蹙緊,立刻朝一旁的千秋公主看過去,眸中全是不滿。
千秋公主猜到了所謂何事,心中一顫,迅速低下頭去。
好在太后並不打算現在跟她算賬,只對眾貴婦道:“哀家有事要離開一下,諸位慢慢享用,若是等得無聊,也可以四處逛逛,東面有片竹林,風景煞是好看。”
眾貴婦頷首,目送著太后離去。
太后一走,端貴妃就將千秋公主扯到一邊,冷聲道:“你又給我闖什麼禍了?”
千秋公主支支吾吾的,好半響才道:“我,我和小七她們把七弟推到荷花池裡去了。”
端貴妃大驚失色,“你真是昏了頭了!”
☆★☆★☆★
看到書評區有親說女主聖母,我覺得聖母的概念是對你的敵人都心懷善意和寬容,但女主並沒有,她對妹妹好,完全是因為值得,因為林若言本性不壞,只是脾氣不好,在女主心目中,這個人是自己血緣至親的親妹妹,而且她對林若言也並沒有低聲下氣吧,只是足夠寬容。(未完待續。。)
第六十一章 面聖(二更)
倘若這是從前也就罷了,可剛出了太子和六公主的事兒,太后正是悲痛之際,對幾位龍子皇孫格外關切重視,便是平日裡不受寵的那幾位也多有照拂。
現在千秋公主將七皇子推到池子裡,太后可不會再像從前那樣睜一眼閉一隻眼了!
千秋公主不服氣地仰頭,“誰讓他先招惹我們的!不過是個下賤女人生的孽種,也敢和我們頂嘴?他這不是活膩了是什麼!”
端貴妃氣得不行,但現在不是發作的時候,只好暫時忍下,問道:“你們是在哪兒把他推下去的?可有別人看到?”
皇上是肯定知道了這件事,但應該還不知道是誰幹的,否則他找的就不是太后,而是她了。
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要瞞過皇上。
千秋公主搖搖頭,很篤定地開口,“沒有人看到,我跟小七把他推下去又叫了陳公公把他救上來,之後便走了,整個過程中並未看到人。”
“這就好。”端貴妃輕輕頷首,倘若真有人看到了這一幕,可不要怪她心狠手辣了!
“待會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