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頁)
整體意象,即東方畫重神韻;西洋畫受分割還原思想的影響,重視的是事物的外在形狀,即西洋畫重形似。”
東方老人開啟兩幅畫,一幅是中國顧愷之的《女史箴圖》,一幅是西方揚&;#8226;維梅爾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女史箴圖》畫卷,描繪一系列婦女的動人形象,從她們的身姿儀態中透露出了這些古代宮廷婦女的身份和豐採。畫中人物衣紋用高古遊絲描,線條緊勁連綿,如春蠶吐絲,春雲浮空,流水行地,自然流暢。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畫中採用全黑的背景,具有相當強的三維效果。黑色的背景烘托出少女形象的魅力,使她猶如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光彩奪目。少女身穿一件樸實無華的棕色外衣,白色的衣領、藍色的頭巾和垂下的檸檬色頭巾布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畫中少女的氣質超凡出塵,她心無旁鶩地凝視著畫家,也凝視著我們。
東方老人道:“從這兩幅畫,你能看出東西方繪畫間具體的差異嗎?”
靜思道:“我覺得有以下幾點的差異:一是中國人物畫不講解剖學,西洋人物畫很重解剖學。聽說西方人作人物畫,必先研究解剖學,瞭解人體各部的構造和形狀尺寸,以求必須描得同真的人體一樣。維梅爾的畫中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如同生活中的真人少女。中國人畫人物,卻不講人物各部的尺寸與比例,只在表出人物的神態的特點。故中國畫中的男子,相貌奇古,身首不稱。女子則蛾眉櫻唇,削肩細腰。”
東方老人道:“中國畫主張表現人物的精神狀態,透過對所繪物件的觀察,來把握物件的內在本質,即重傳神。那第二點呢?”
靜思道:“中國畫不重背景和色彩,西洋畫很重背景和色彩。如《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採用全黑的背景,產生立體的效果。西洋畫凡物必有背景。例如果物,其背景為桌子。人物,其背景為室內或野外。故畫面全部填塗,不留空白。西洋畫中不同色彩的搭配,有種強烈鮮明的對照感。中國畫不重背景,例如寫梅花,一支懸掛空中,四周都是白紙。寫人物,一個人懸掛空中,好像駕雲一般。中國畫中,全幅色彩幾乎同色,相差不明顯。”
東方老人道:“西洋畫重寫實,故必描背景。中國畫重象徵,故必刪除瑣碎而特寫其主題,以達傳神的效果。”
靜思道:“第三點是,中國畫不注重透視法,西洋畫極注重透視法。西洋畫力求肖似真物,在平面上表現出立體物,故非常講究透視法。畫中的市街、房屋、傢俱、器物等,形體都很正確,競同真物一樣。中國畫就不然,不歡喜畫市街、房屋、傢俱、器物等立體相很顯著的東西,而歡喜寫雲、山、樹、瀑布等遠望如天然平面物的東西。”
東方老人道:“你能看出三點差別,很不錯。中國畫重視的是整體寫意,重神似;西洋畫重視的是外形寫實,重形似。中國畫與西洋畫,還有一個在題材上的最大不同,中國畫以自然山水為主,西洋畫以人物肖像為主,東方人重視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西方人重視的是個體的獨立。”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十九章 天籟之聲
朝陽初升,日光亭內。
石桌上墊著厚厚一層綢緞,上有一古箏,通體暗紅色,點綴著金色斑點。
東方老人正襟危坐,手指撫弄箏弦,悅耳動聽的箏音飄散開來,徜徉於山水之間。靜思做在一旁,凝神靜聽。前半部音律緩和平穩,如入高山之巔,峰巒疊嶂,鬱鬱蔥蔥,雲霧環繞,飄忽不定,如登仙境;後半部節湊舒緩,飄逸靈動,仿如高山下的幽泉,泉水淙淙流淌,水花輕濺,令人心靈愉悅愜意。
一曲既終,靜思還沉浸其中。東方老人柔和的聲音響起,“《高山流水》初志在高山,言仁者樂山之意;後意在流水,言智者樂水之意。《高山流水》蘊涵天地之浩遠、山水之靈韻,可謂中國古樂表現的最高境界。”
靜思道:“世人一般只知道,高山流水,知音難覓,琴師俞伯牙和樵夫鍾子期的典故。很少知道俞伯牙感受天地之造化,而得悟琴藝之高妙。”
東方老人道:“相傳俞伯牙年輕時,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很高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未臻達出神入化的最高境界。於是老師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湧,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鬱鬱蔥蔥,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彷彿響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天籟之聲。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