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3/4 頁)
準備出去低調地遛上一小遛了,卻不想接到了從宮中傳來的旨意,好在不是一言九鼎的聖旨,而是懿旨,不過既然是華皇后的旨意,也好不到哪裡去,請她去後宮一趟,當然旨意上說的比較好聽,什麼“因宣家長女有靈氣富文采,巾幗不讓鬚眉,特宣進宮”之類的好話說了一大堆……
陶天將她瞄了一眼,笑嘻嘻地湊上來,“我竟不曉妹妹有未卜先知的本事,難怪今日穿得如此齊整,竟是進宮的行頭啊!”
“你明知道我穿成這樣是為了去玩,又不是為了赴鴻門宴……”陶晴眼下比霜打的茄子還不如,只是有氣無力地望著老哥,可憐巴巴地喊:“哥哥——”
“呦呵——只要陶大小姐出馬,哪有搞不定的啊?堂堂懌王都不在話下,何況是區區皇后娘娘?”
記仇真心不是好習慣啊!陶晴最見不得他這幅小人得志的樣子,於是一跺腳一挺胸,氣呼呼地對著他說:“不就是鴻門宴麼?who怕who啊?!”
說完就衝出去找人備轎子去了,然後雄赳赳氣昂昂地出發了,反正就算她捅了婁子,陶天那貨也得不了安生,哼,who怕who?
不過她還是在轎子裡,將事情從頭到尾地濾了一遍,她“認祖歸宗”也有段時間了,這皇后娘娘只當不知道,如今卻有表示了,多半是為了前兩天的事,華家人上門被拒門外的事,她也知道……
可這樣一件事,竟勞煩皇后娘娘鳳體親自垂問,只能說明宣駱手上的實權應該不是一般的大啊,華家也不是一般的想求和啊!
那麼自己豈不是就真的有恃無恐了?到底她應該不會這時候動什麼手腳,因為不管她手腳多幹淨,撇得多清,宣府都會把她當做目標……
想到這裡,陶晴立即心情大好了起來,皇后娘娘,皇后娘娘也就只能算的上個鳳毛,真正有分量的還是兵權啊,“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嘛。
看人走了,陶天卻不閒著,轉身吩咐:“去探探,看是不是按來時的路回去的。”
那人自是領命去了,三刻鐘後回來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陶天終於安心了,因為昨夜某人好像又出城了,這個時辰差不多正好已經進城了,人家是金貴人物,必然是要走那條路的,至於到底是不是,稍後就可以知道了。
於是,某人又開始入戲了,開始在翠園“急得轉圈子”,可他轉了剛剛三十七圈,鄭管家就引著懌王過來了……
對於進宮這件事,陶晴向來熟悉得很,可因著不同時空裡的規矩並不全然相同,她便多少有些忐忑了,好在有宮人一路提點。這明顯是皇后的意思,免得讓她出錯,如此看來,百分之九十九不會為難自己了……
當腿都要走細了的時候,陶晴終於被人帶到了中宮門口,早有宮女等著,引她進去,先前送他來的那批人便原路返回去了。
穿過迴廊屋宇,才到後殿,陶晴見了上面端坐的人,也不好直直地打量人家,只好先跪下,將平民叩拜皇后的大禮行了,嘴上只挑最簡單的說:“民女宣勻見過皇后娘娘。”
“宣家妹妹趕快起來,不要多禮。”
說話聲很柔和,這些人就愛玩虛的,人都將禮行完了,又非說不用多禮,這是找抽的節奏麼?陶晴依言站起來,道:“謝皇后娘娘。”
“賜座。”皇后娘娘說完,又對著她道:“聽纖凌說,宣將軍前些日子把妹妹帶回來了,本宮也甚是欣慰。說起來,你和纖凌年紀相仿,兩家又素來交好,我叫你一聲‘宣家妹妹’也是應該。”
陶晴垂首道:“娘娘此話要折煞民女了。”
“無需同本宮說這些見外的話,抬起頭來,叫本宮瞧瞧。”
人在屋簷下,只能給她瞧個夠了,陶晴抬起頭,順便不著痕跡地打量那華纖凝,不得不說她長得極好,眉眼間與妹妹華纖凌有些相似,是個典型的美人胚子,只是唇上的胭脂紅得稍稍有些刺眼了,女人若開始濃妝,多半是因為開始畏懼歲月這把殺豬刀罷……
上面的人大約是端詳夠了,這才開進口:“果然如纖凌所說,英氣又不失靈韻,不失庸脂俗粉可比。”
這左一個華纖凌又一個華纖凌,是在故意提點自己麼?陶晴只裝作不知道,“民女多謝皇后娘娘誇讚。”
“此話不是本宮說的,都是纖凌那丫頭說的,這丫頭是當真喜歡你呢,昨日進宮時還來這裡抹眼淚,說是因為府中下人不知輕重,惹你生氣了,在本宮跟前哭得很是傷心。”皇后娘娘說完,還恰到好處地嘆了一聲,又稍稍頓了頓,才捏著情緒繼續,“她那孩子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