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4/4 頁)
這樣的人,怎麼會名聲不顯?好姐姐,你將他的詞集錄下來送我可好?我愛得很。”
琳琅笑道:“年深日久,怕是記得不全,令姑娘失望。”
黛玉忙雲不會,親自研墨鋪紙,取了一支最愛的湘管與她,琳琅一口氣寫了十餘首,實在是手痠神疲,黛玉便接過筆,一個背出,一個錄寫。至晚間,亦不過才寫了五十餘首,下剩二百餘首花了五日方寫完,一共錄下三百一十三首,時隔多年,下剩二十九首琳琅只記得一些零零碎碎的詞句,完整的卻實在記不起來了。
黛玉將其錄製成冊,手不釋卷,終日細品,又給父親抄了一冊,打算寫信時捎回江南。
來榮國府已有幾日了,張嬤嬤也請了來,漸漸熟慣,這日黛玉給林朗解完四書,忽問道“來了幾日,冷眼看著,三春姐妹們都去上學,十分勤謹,怎麼二表哥反不去上學?”
琳琅知道黛玉本人是個極愛讀書的人,若不是才來,早就和三春一起上學了,道:“我們這二爺不喜讀書,一個月裡能去三天已經大善了。”
林朗聽完,心中若有所悟。
黛玉坐在窗下案前,托腮道:“難道舅舅不管二表哥?”
賈政倒是想管,可惜賈母護著,平素端起嚴父的架勢,更嚇得寶玉如避貓鼠兒似的。再看林朗做的文章,雖然文筆稚嫩,但亦算錦繡,於是賈政就更嫌棄寶玉不上進。倒是賈政唯一的希望賈珠確有真才實學,可惜不堪重負,今年年初參加春闈,尚未考完便嘔血抬出來,險些命喪,好容易才救過來,嚇得賈母等人魂飛魄散,再不敢叫他去參加什麼考試了。
琳琅常常想,或許賈珠活下來的代價就是絕了他科舉進身之青雲路,也不知是好是壞。其實也是一件好事,賈政的名字含政,當官便要論政,為了避諱,賈珠還是不能從政當官。
過了兩日,黛玉便與三春一同上學,幾日過後,那西席先生極贊黛玉,對賈政道:“令外甥女有詠絮之才。”喜得賈政更對黛玉高看一眼,又給林朗親挑了幾個小廝,又送他去家塾讀書。原著上賈政也沒照應過黛玉什麼,如今有了林朗便不同了。
而林朗亦早啟蒙,去了一回家塾後,回來後便說不去了。
黛玉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