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2/4 頁)
牛肉湯還能讓人不得風寒?”
楊奶奶道:“我見她熬湯的時候,放了幾樣能防風寒的藥材。”
寧孺人忙問是哪幾種,又道:“知道了,以後家常也做。大娘不知道,才入冬,我那小兒子便染了兩次風寒,虛弱得很。”
楊奶奶說了琳琅熬牛肉湯的法子,寧孺人謹記在心,打算回去也這樣熬。
可巧琳琅已經回來了,靜靜聽完,笑道:“這湯尋常喝也罷了,只是得問問大夫再做。”
寧孺人笑道:“你也太多心了,難道我還疑心你害人不成?”話雖如此,到底記下來了。
因人多勢眾,忙活了一整天,及至傍晚,便把山上的雪弄得差不多了,運到山腳下的水池子裡,山上露出松柏一點蒼翠之色,映著西山落日如血,端的好看異常。
等楊海歸家,收拾好鍋灶東西,已是夜深了。
琳琅一面拿著衣裳給他換,一面道:“這靴子還是我用鹿皮做的呢,竟也溼透了。”
去了一點心事,楊海笑道:“山上積雪深得很,一腳下去,就沒過靴子口了,幸虧把靴子口扎得緊緊的,不然只怕靴子裡能倒出冰水來。”
琳琅聞言,不禁莞爾。
因夫妻兩個都累了一天,一宿無話。
又過了幾日,剛進十一月,莊夫人忽然下了帖子來,說家裡的梅花開了,請她賞梅。
楊奶奶忙笑道:“你去罷,虎哥兒我在家看著。”
琳琅猶豫道:“這一去,怕得二三日,虎哥兒在家吃不到奶,可如何?”
楊奶奶也心疼重孫子,一時無措,不由得看向楊海。
楊海笑道:“我們一家都去城裡玉菡處住幾日罷!”
楊奶奶和琳琅不約而同地道:“你這個月有假?”
楊海笑著點頭,道:“一年一個月,我這個月得了,下個月便不得,不過橫豎一家都在大營裡,便是沒假,也日日能回來。”
楊奶奶和琳琅倒也歡喜,琳琅遂回了帖子。
只是帖子剛回,楊奶奶便道:“你們兩口子去住罷,我在家裡不去了。”
夫妻倆忙道:“這是為何?”
楊奶奶笑吟吟地道:“大海又不是不能帶孩子,你們父子兩個正該親香親香。我在家看家,你們只管去,也不過三五日就回來了,還能久住不成?”
楊海和琳琅百般勸慰不得,只得收拾東西,於次日出營進城。
楊奶奶又叫翠兒和二妞跟去。
這兩個丫頭跟了他們一年,琳琅更知曉大戶人家的規矩,故一年下來,已經教得她們似模似樣了。琳琅推辭不得,只得帶去。
作者有話要說:好吧,琳琅開始應酬了喲!
第67章 067章:過賈府偶聞金玉緣
琳琅一家出門這日;可喜天氣晴朗;琳琅懷裡抱著虎哥兒,裹得嚴嚴實實;一點兒風吹不到,地上雖有積雪融化;行走艱難;但轉上官道,馬車便平穩起來。
楊海夫妻坐一輛,兩個小丫頭在後頭坐一輛。
駕車的是苗青和毛大。
蔣玉菡正在家裡盤算做什麼生意好,聞得姐姐一家忽至;喜得忙迎了進去,俱到了琳琅往日所方落座;走到琳琅身邊,看著襁褓里正睜著眼睛的小外甥,不禁笑道:“這是我的大外甥,除了滿月見了一回,總得有一兩個月沒見了,倒長胖了。”
琳琅笑道:“除了那一回,你去過幾次?”
蔣玉菡嘻嘻一笑。
琳琅指著來時帶的匣子,道:“你不要做生意?那裡頭有三百兩金子,給你做本錢。你的銀子裡,只許動一半,下剩的我添上,隨你折騰。”
蔣玉菡忙道:“我的本錢已經足夠,哪裡要用姐姐的?”
琳琅瞅了他一眼,笑道:“我也不是白給你。倘若你賺了,要給我紅利,不多,三成。”
蔣玉菡思忖片刻,抬頭道:“姐姐好意,我便領了,怎麼著也不該給姐姐三成,五成罷。”
琳琅道:“哼!我要五成做什麼?三成還是我佔便宜了呢!你四處奔波,勞心勞力,本就該多拿些,我也不過就是出幾個錢,什麼都不做的。”
蔣玉菡只得答應,隨後從懷裡拿出一塊雞卵大小的鯉魚躍龍門紫玉佩,色若油脂,明麗晶瑩,掛在虎哥兒頸中,道:“昨兒忠順王爺賞的,給虎哥兒戴罷。”
楊海道:“既是王爺所賜,你自己留著便是。”
蔣玉菡笑道:“縱是王爺給的,也不過就是一件東西,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