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頁)
後,在寶玉的導引下,開始正式乘船遊幸大觀園。遊幸的順序是“有鳳來儀”(瀟湘館)——“紅香綠玉”(怡紅院)——“杏簾在望”(稻香村)——“蘅芷清芬”(蘅蕪院),然後回到正殿(大觀樓)。其遊幸順序與上回書所說的寶玉題詠順序不同,大致是反方向遊覽的,各處景點之原型及其相互位置可檢視圖二圖四之“五院”風景區部分。
在大觀樓與姐妹們一起為大觀園作詩後,又特意觀看並評價了寶玉分別為“有鳳來儀”(瀟湘館)、“蘅芷清芬”(蘅蕪苑)、“怡紅快綠”(怡紅院)、“杏簾在望”(稻香村)所做的四首詩。詩中題詠的四個景點和元春所在的大觀樓,合起來歌頌的還是“五院”。元妃遊幸的全部景點,始終在西溪“五院”風景區之內(見圖三)。臨走前雖然也去了一次某庵堂,但描寫很簡單,似乎也不是櫳翠庵,因為妙玉沒有出來。當時西溪的庵觀眾多,“五院”之中也有庵觀,不過早已損毀,今天看不到原型了。
《紅樓夢》歷史地理(6)
五、劉姥姥酒醉大觀園之路線還原
《紅樓夢》第四十回中,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曾隨賈母一起進大觀園遊玩,鬧出了很多令人噴飯的有趣故事。
書中交代,遊玩是從大觀樓(在御臨鎮,見圖三)開始的,李紈命小廝從大觀樓旁的綴錦閣抬下二十多張“高几”,就是野外坐著方便的高凳子吧,然後準備了兩隻遊船。一行人從這裡來到了沁芳亭(就在御臨橋附近)。從沁芳亭再來到瀟湘館(西溪山莊),在黛玉的狹窄房中說笑了一回。
從瀟湘館出來,行進路線超出了前面所說的“五院”風景區,改步行為乘船,進入了“三庵”風景區,首先來到了迎春居住的“紫菱洲”(原型是西溪茭蘆庵,見圖三)。又從紫菱洲乘船來到探春居住的“秋爽齋”,又叫“蘆雪庵”(原型就是西溪的秋雪庵,見圖三),並在這裡吃飯,劉姥姥用筷子夾鵪鶉蛋鬧了好多笑話。吃飯期間,賈母命家樂班十幾個女孩子在“藕香榭”的水亭上隔水奏樂,說是“借水音好聽”。藕香榭的原型是曲水庵,庵旁水上過去有亭有橋,至今地名猶存。
飯後,賈母一行從秋爽齋乘船來到“蘅蕪苑”(花塢),從“三庵”風景區又回到了“五院”風景區。上岸後聞到“異香撲鼻”,看到“奇草仙藤”,這正是典型的花塢景緻。然後又從蘅蕪苑回到大觀樓吃酒行令,劉姥姥說出“花兒落了結個大倭瓜”的令詞,引得眾人鬨堂大笑。
酒足飯飽,賈母遊興未減,又帶領劉姥姥從大觀樓(御臨鎮)來到妙玉修行的“櫳翠庵”吃茶。這番不再乘船,而是信步走來。櫳翠庵的原型是“隨喜庵”,位於“三館”風景區(見圖二)。從御臨鎮來這裡,正是沿山坡小路行走,很是方便。劉姥姥吃茶的盅子十分貴重,妙玉嫌髒要摔,寶玉討來施捨給了劉姥姥。
從櫳翠庵出來後,賈母累了,回到稻香村(沈氏莊園)休息,鴛鴦帶領劉姥姥各處去逛,來到“省親別墅”牌坊(大觀樓)底下,劉姥姥誤以為是寺廟,爬在地下就要磕頭。隨後由於鬧肚子,劉姥姥要解手,獨自一人向“東北方向”去找方便的地方,誤打誤撞闖進了“怡紅院”(深潭口洪園),與大穿衣鏡碰頭鬧了一個把自己當作“親家母”的笑話,然後倒在寶玉的床上睡熟了。洪園的位置,恰好在御臨鎮的“東北方向”,朋友們不妨把劉姥姥的行蹤按圖二勾畫一下,路線與方位一點不差,足見《紅樓夢》中的大觀園是以西溪為原型描寫的。
六、姐妹們大觀園中詩詞雅事之路線還原
《紅樓夢》第三十七回,探春邀姐妹們到她那裡結社作詩。探春居住地在蘆雪庵(原型是秋雪庵),她在給寶玉的邀請信中說:“若夢棹雪而來,娣當掃花以待。”今天從深潭口的洪園到秋雪庵,也必須乘船穿過蘆花蕩前往,正是所謂的“棹雪而來”。書中七個姐妹齊聚蘆雪庵後,立詩社,取別號,選社主,定章程,熱鬧了好一陣。然後各作一首詠白海棠詩,方才散了。
第二天,湘雲邀請眾人賞桂花,眾人又齊聚到惜春居住的“藕香榭”(原型是曲水庵),一起吃螃蟹飲酒,酒後以菊花為題,立了十二個題目,分別作《菊花詩》,黛玉獨佔鰲頭,奪取了魁首。隨後又分別做《螃蟹詠》,寶釵奪魁,但諷刺世人太毒了些。
《紅樓夢》第四十九回,寶玉邀黛玉同往大嫂子李紈居住的稻香村(沈氏田莊),眾姐妹也陸續來到,一起商量作詩。第二天一早,冒著漫天大雪,一起來到蘆雪庵(秋雪庵)。湘雲在這裡野外烤鹿肉吃,惹得黛玉說“蘆雪庵遭劫”,要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