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部分(第4/4 頁)
架鬥毆的好手,用來做保鏢當肉盾卻是再好不過了。
加之,這三人頭腦簡單,沒什麼複雜的心思,頗有領導指哪兒,咱就打哪兒的意味,因而很是獲得了帝摯的賞識。
這三位當保鏢肉盾自是一流,但談表軍國大事,可就有點麻爪了。
帝摯和這“三兇”開會商量了兩天兩夜,也拿出個什麼章程來。最後還是帝摯自己覺得,要是自己主動讓位,或許還有一條活路,可要是等那四方諸侯打到京城,那自己的小命估計就要交待了。
於是,一咬牙、一狠心,帝摯決定將帝位禪讓給那個便宜弟弟唐侯放勳那廂,唐侯方勳連故作矜持地推遲一下都沒有,便言道我知道我自己是天命所歸,因此便將這統治人族的重擔截過來了,兄長你放心,我一定把人族治理好,爭取帶領廣大人族同胞,早日邁入奴隸社會 實現洪荒人族的河蟹發展,云云。
於是,原本的唐侯放勳,便正式接過了其異母兄長的帝位,而後,又把其兄長帝摯,封為了唐侯。
這一年,唐僂放勳二十歲。
唐侯放勳,生於唐地伊祁,隨其母姓,姓伊祁,名放勳,謐號堯,史稱唐堯。
《史記》記載,唐堯,“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富而不驕,貴而不舒。黃收純衣,彤車乘白馬。能明馴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萬國。”
饒是唐堯如此勵精圖治、勤政愛民。但是,所謂,“日中則景,月圓則虧。”又云,“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歷經公孫軒轅、頜顧、帝營三代兩百五十七年的統治,人族已然發展到了一個相當的鼎盛階段,農業生產、商業貿易、發明創造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甚至可以說是超過了以往數千年的發展速度。
然則,到了帝摯執政時期,九年的時間裡,人族共主,也就是這個。所謂的帝王,對於整個人族部落的掌控力度已然極速減弱。
這種衰弱,不單單表現在,四方諸侯聯合,就能夠推翻帝摯的統治方面,更加嚴峻的是,經歷了兩百多年的修養生息,東夷魁院部落聯盟已然順利完成了對所有東夷部落的大融合,其中還包括東遷的那一部分炎帝部落。
漸漸恢復元氣,幾番厲兵秣馬之下,儼然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