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這首詩意稍遜一點,但是將自己不遠千里辛苦求花的這種感覺確實寫了出來,只是他倒是沒提到,求到的是假貨。韓暮聽了也是暗暗點頭,這宋二公子也有些文才。
第四首乃是鄭之琥的詩作,詩曰:
芍藥花開出舊欄,春衫掩淚再來看。
主人不在花常在,更勝青松守歲寒。
韓暮聽了這首詩,倒對這黃面小眼尖酸之人有些另眼相看了。詩句雖淺顯,卻是頗有情懷。
四首詩吟罷,眾人公推王玉潤的詩作為首,次之鄭之琥,再次便是柳如眉和宋二公子了。
那黃自琅見宋雲和鄭之琥詩作均被評為佳作,忙吩咐婢女端上美酒,帶著幾位相好的公子哥舉杯祝賀,宋鄭兩人也是喜上眉梢。
話說這詩會每次的魁首非是王小姐便是柳如眉,此二人寫出佳作不足為奇;而這次宋雲和鄭之琥能背評為佳作,那倒是難得的很。
不出半日,這幾首詩便會傳遍全城,歌坊青樓亦會譜曲傳唱,這份榮耀便是家有萬貫也是買不來的。
那鄭之琥得意之餘,一直在人群中逡巡。忽然發現在樹叢的角落裡看見韓暮正蹲在那裡不知道在做什麼。於是大聲招呼道:“韓兄,怎地躲在樹叢裡獨享清閒麼?”
韓暮笑道:“小弟不會作詩,這等文雅之事湊不上熱鬧,所以便不打擾各位雅興了。”
黃自琅大笑斜著眼看著韓暮道:“韓兄過謙啊,芍藥的故事說的繪聲繪色,我等都佩服的五體投地,怎麼能不賦詩一首呢,不要多說了,快來寫下一首千古絕唱,我等兄弟也開開眼啊,哈哈,哈哈。”
眾人如何不知他藉此事報一箭之仇。幾個和他們相得的公子,和不明真相的韓暮的新粉絲們便一起起鬨,要韓暮來寫一首。
韓暮只是推辭,那幫人愈發的起勁。柳如眉秀眉微蹙,擔憂的看著他,倒是王小姐臉上笑吟吟的看著韓暮,沒有一點點擔憂的樣子。
韓暮見此情形,知道這事無法善了,今日如果不寫一首的話,來日滿大街傳播的怕就是韓家公子當縮頭烏龜的醜聞了。但是肚裡詩書有限,自己寫怕是要貽笑大方。絞盡腦汁的回憶自己學過的詩文,卻哪裡想的起半句。
黃自琅等人譏笑更甚,那宋雲也面露得色鄙夷的看著他。情急間看見長廊上婢女送上來的幾壺酒,便衝上去一頓牛飲。他打的是醉酒不能賦詩的歪主意。
一壺酒下肚,再要喝時,桌上卻沒酒了。酒壺早被鄭之琥等人搶在懷中,這樣的歪主意他們哪有看不出來的。
“賦得好詩再喝不遲,我等兄弟正好借韓兄的佳作下酒,哈哈。”黃自琅兀自戲弄韓暮。柳如眉見此情形忍不住了,道:“韓公子不擅詩文,這麼逼他做什麼?詩會結束,我們散了吧。”
“散不得,散不得,每人一首公平的很,怎麼可壞了規矩。柳小姐勿要徇私啊。”黃自琅尖牙利齒,打定主意要韓暮出醜到底了。
柳如眉無法可想,銀牙緊咬,小臉憋得通紅,氣氛一時尷尬之極。
韓暮怒氣上湧,酒意衝了上來,猛然間腦子一閃,冷笑道:“當真不寫不行?”
“笑話,這還用說麼?”鄭之琥也冷笑以對。
“拿紙筆來!”韓暮醉態勃發。
早有婢女奉上紙筆,韓暮抓筆蘸墨,在眾人訝異的目光裡奮筆疾書一會而就。寫完轉身大袖飄飄,瀟灑離去。眾人回過神來忙看那紙上一首七言躍紙上:
芳景銷殘暑氣生,感時思事坐含情。
無人開口共誰語,有酒回頭還自傾。
醉對數叢紅芍藥,渴嘗一碗綠昌明。
春歸似遣鶯留語,好住林園三兩聲。
眾人瞠目結舌,王小姐沉吟半晌道:“好詩,我不及他。”
韓暮這首詩充分表達了他的心情,前面訴說的是來到這陌生地方的孤獨和對不知何處的親人的思念,後四句點出被逼賦詩以堵住黃自琅之輩的譏笑之意。通篇詩作瀰漫著一種悲愴之情,末一句還巧妙的將林園嵌入其中,比起其他人的詩作來說,意境和技巧不知好了幾倍。
黃自琅宋雲等人默然不語,眉眼中盡是怨毒嫉恨之色。柳如眉輕哼一聲帶著翠兒匆匆離去。
PS:韓暮所做是白居易的《春日盡》,我最喜歡的一首詩。
票呢?收藏呢?
………【第十九章 飛虎隊】………
韓暮便如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星,在吳興城計程車族中名聲鵲起;如果說先前的審錢、懲奴還算是小聰明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