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一篇師說演百年(第2/3 頁)
“不要只看此文淺意,其實這篇《師說》的主旨之念,與《大學》相通,莫看寫的是師者,其實也在說修身正心,並非單純為師者出言,而是藉此喻志。”
“我看啊,你也沒看出關鍵來,實際上,此文之中有孟荀之爭,不過是個隱線,你看這《師說》開篇就是‘古之學者必有師’,然後就議論教化之法,督導牽引,已然觸及了性善、性惡,這後面的幾句,將楊子的善惡混和董子的三品之說雜糅其中,只是並不顯眼,著實寓意深遠啊,這哪是佳作能形容的,這是傳世之文啊!”
“聽說他和陳華爭論的時候,就說過,詩賦當言志,還道他只是為了反駁陳華,現在來看,這是他的肺腑之言啊。”
“你說這文章,會不會就是因為這次爭執,陳止才藉口贈書學生寫下來的?”
“很有可能的,此文深奧,哪是一個入門學童能懂的,估計就是因為那陳華,這就有意思了,那陳華可才剛剛逃跑,陳止就來了這麼一篇文章,這兩陳相爭,高下已分啊。”
……
類似的對話遍佈縣城各處,酒樓、茶肆、雅園中,但凡是士族子弟,見面寒暄後,就沒有不說《師說》的,風尚氣息初具規模。
這個時代,也是有流行追求的,當年左思的《三都賦》能令洛陽紙貴,也有這個原因,旁人不一定真的贊同文章,可旁人都追捧,為了不落後,也會去湊熱鬧。
當然了,前提是文章本身的價值要撐得起來,只要能撐得起來,那一旦流行,就是堂堂大勢,擋都擋不住。
這篇《師說》已然有了這樣的趨勢,而且不光小輩士族在談論,就算是那些能品評後輩的尊者長者,也對此文很是驚訝。
“陳止此文,是要正道統啊!”
當劉仰聽到老父說出這麼一句話的時候,卻不明其意。
劉太公見了他的表情,將手中《師說》放下,笑道:“你也知道,我素來不喜夷術,那外夷之法傳入中土,妖言眾多,迷惑眾生,被人吹捧,更鼓吹所謂法統,正是這個法統,迷惑了眾人之眼,以為我華夏之說無法與之並論,殊不知華夏聖人法先王、尊孔孟,不知道比夷佛高到哪裡去了。”
這位古板老人滿臉笑容,談性大起,指著文章中的一句,道:“這篇師說,明著是說師者,其實是在說‘道’,此道堯傳舜,舜傳禹,經湯、文王,自周公到孔孟,這才是煌煌大道,可稱道統,豈是外道能比的?那些人尊佛,是要變夏為夷啊,可嘆未見幾人看破,但陳守一此文一出,足以警世!”
這麼厲害?
劉仰在旁聽著,不敢打斷,心裡卻驚歎起來,不過如果讓他聽到了同一時間,那位張太公的評價,估計這思維就要混亂了。
“好個‘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喜、怒、哀、懼、愛、惡、欲,皆情之所為也!陳止對《中庸》的研讀如此之深!此言分明雜糅了佛家之念,談及性善情惡,這一句‘七情因物而發,而不是因心而發’更有妙處,世間紛擾,紅塵迷亂,確實要堅守本心,才能不被迷惑。”
這句話,就不是原文了,而是陳止將李翱之言融入其中的結果。
同一篇文章,在不同的人眼中,竟有這般迥異的評價,原因就在於,他們都擷取了文章的一部分加以解析,但究其根本,是陳止此文乃是在原文的基礎上,雜糅了當世風氣,又結合了後世之言,等於將幾百年的精華融入其中。
本來這麼一結合,難免相互矛盾,彼此衝突,可陳止眼觀幾百年,把握著思想演化的脈絡,邏輯順暢,宛如寫史,將師道和背後思想幾百年的演變過程,用一篇文章寫下來,儘管有的地方,他要考慮當世看法,因而有所遮掩,但起轉承合都經得起推敲,一文涵百年。
看著看著,張太公還覺得不過癮,吩咐下人去取好酒,跟著讚歎道:“這篇《師說》堪稱絕文!彭城有此名士,當浮一大白!”
旁邊站著的左荊等人一聽就暗暗吃驚,聽這位太公的意思,是認為陳止可稱徐州名士了!
左荊為左家之人,奉命與陳止拜賀,事後也來了張家府上,畢竟有著姻親.
幾日以來,他和張府小輩有了交情,聽聞了陳止《師說》一篇,都是驚歎,就拿來請張太公這位原國子監博士品評,沒想到卻聽到了這麼一個評價!
要知道,陳止現在都還沒有鄉品在身!
“怎麼?不信老夫之言?”張太公看著眼前幾人,止住他們的解釋之言,“等著吧,此文一出,區區鄉品,對他陳守一而言如探囊取物,他的鄉品,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