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你可有道統?可分善惡?(第1/3 頁)
“這個時候,還有人出聲?”
眾人循聲看去,滿臉疑惑。
眼前的局面已經清晰,背後的算計也都浮出水面。
眾名士剛才批判的時候火力全開,卻被郭展拿住了要害,這時都有了退避之意,突然有人頂風而上,不得不讓他們疑惑。
“枚顯?沒想到是他。”
“他不就是《師之道賦》揚名之序麼?聽說幾日閉門不出,剛才見他進來,我還意外呢。”
“如果是枚顯,那就不奇怪,陳華這篇文章就是踩著他起來的,他出面反駁,也說得通,只是此時要拿出文章,這是要和《師之道賦》打擂?此文雖然立意有偏,但不失佳文之稱,不知枚顯要拿出的是誰家文章。”
“要說以我等才學,費心思寫一篇,未必就比不過,可短時間內難以做到,再說了,此文說是出自陳華之手,可背後有何貓膩,我等心知肚明,沒郭展之助,他陳華寫得出來?”
“不知枚顯要拿出什麼文章,難道是他閉門幾天,冥思苦想而作?”
郭展幫他們問出了疑惑:“枚兄,難道是你的大作?也好,拿出來我等共賞,與我這學生的文章對比一番,說不定更能加深師道認知。”
“你不用拿言語擠兌了,這篇文章不是我寫的,”面對挑釁,枚顯露出了笑容,“說起來,我這篇文章和陳華那篇還有淵源。”
“嗯?”
眾人一聽,頓時來了興趣。
倒是陳華神色微變,而郭展則眯起眼睛。
“諸位,恐怕你們還不知道,為何陳華要寫一篇名教文章,”枚顯揚聲對著在場眾人說著,“諸位可知,這陳華日前往彭城,親善彭城陳氏,碰到了一人,也是他的同族,名為陳止,陳華寫《師之道賦》,就是因為這個陳止。”
“陳止?這人是誰?”
“沒聽過這個名字啊。”
“彭城陳氏?那和下邳陳氏乃是一脈,和名教文章有何關係?”
眾人疑惑,也有人直接問道:“枚兄,也別繞圈子了,直接說明緣由吧。”
枚顯一笑,就把裡面的關係說了通透,只是在他口中,陳華成了個無事生非的角色,雖說事實也是如此,可枚顯描述的更為可恨,而陳止則成了個溫良恭謙的好學之人,因擔心族學衰敗,主動開蒙,卻被陳華嘲諷,二人爭執,這才有了兩篇文章的誕生。
“二陳相爭,各作名教文章?這事還挺有趣的。”
“未料這《師之道賦》背後,還有這麼一個故事,有意思,有意思。”
“這麼一說,我倒是對那篇《師說》生出一點興趣了,有心一觀。”
在場的都是名士,喜好風趣之事,對這麼一個故事當然很有興趣,而且有些人更是藉機打擊陳華。
陳華已是聽得臉色陰沉,但礙於場合不便發作,只能死死的盯著枚顯,那目光彷彿能將人吞下去!
與之相對的,是郭展露出思索之色,他有些不解看向枚顯,猜測那篇文章,到底有什麼內容,足以讓對方在這時候出頭。
“原來是這麼回事,有意思,陳止、陳華,這一姓兩人因為族學起了爭執,一個回來求助老師,寫了《師之道賦》,另一個也寫了文章,”張初聽了一會,感到有點意思,不由詢問起來:“不知道那個叫陳止的寫的文章,又叫什麼?”
枚顯拱拱手,正色道:“此文,名為《師說》,以我之能觀之,此文足以明道、傳世!”
千古文章,匯聚各家,這般文章,本來就是為了傳世,是為了繼絕學!
但此話一說,眾皆譁然。
明道,傳世?
這是文留青史的高評價啊,但作者之名,他們卻沒有聽說過,名不高而文絕世,哪有這樣的道理?
“難道又是一個左思?”
左思做三都賦,引得洛陽紙貴,但事前卻被人輕視,一朝名揚,算是一步登天,可這樣的事情並不常見。
“枚顯不是衝動的人,他能站出來,就說明對那篇《師說》有信心,我倒是好奇起來了。”也有人起著這樣的心思。
張初更是躍躍欲試,彭城也是在他的治下,如果有出色的名教文章,加上《師之道賦》,這人文教化之名,豈非完成了大半?念及此處,他不由欣喜,就道:“枚兄,可否將那文章給我一觀?”
“正要讓刺史您品評!”在眾人矚目中,枚顯從袖中抽出一篇文章,走上前來,呈給張初。
郭展聽著卻不對味了,剛才還說是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