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第3/4 頁)
得身上起了層雞皮疙瘩,其餘幾人還在整理槍支火把,聽到這鬼哭神嚎也均是聳然動容。
羅大舌頭倒吸了一口寒氣:“我聽這動靜……八成是鎮在背陰山下的惡鬼!”
司馬灰想再聽個清楚,卻又沉寂無聲了,不禁奇道:“我怎麼覺得像是夜貓子?”
羅大舌頭道:“據說夜貓子叫和鬼哭一樣,不過地底下有鬼的可能性,遠比有夜貓子大多了,況且聽到夜貓子叫也不是什麼好兆頭,它那是躲在黑暗中數人眉毛呢,數清了就要有陰魂前來索命了……”
司馬灰道:“你不危言聳聽就得死是不是?咱們從現在開始應該堅持一條原則,別管遇到什麼變怪離奇,千萬不能以知之論不知,凡事都必須眼見為實。”
勝香鄰說:“這個地底洞穴的歷史何止萬年,早在神農架山脈還未從汪洋中崛起,它就已存在於古島之下,那時候別說有鬼了,連人也沒有,所以陰山鎖鬼之說並不屬實。不過地底不明之物眾多,還是點燃火把探路才算穩妥。”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羅大舌頭為了自己給自己找臺階下,就說:“想我羅大舌頭前半輩子那也是為了解放全人類而鬥爭的,追求的全是真理,談論的都是主義,死都不怕,還怕鬼不成?”說完就用手指蘸了點唾沫,塗到自己的眉毛上,隨後挎上加拿大獵熊槍,開啟礦燈走到前面探路下行。
司馬灰見狀就讓“二學生”點起一支火把,位於隊伍中間策應安全。這洞窟本是山裡的巖洞,直徑超過百米,走勢陡峭,幾近垂直,內部孔穴密佈,看起來倒像是古羅馬鬥獸場的外壁,而那些史前樹種的根脈極粗極長,最細的也如抱柱一般。伸展附著到石縫裡,早與洞壁生為了一體,纏繞在周圍的藤蘿木菌更是連綿如網。
眾人踏著傾斜延伸的樹根,逐步攀援向下,司馬灰經過身側的洞口,就用獵刀劈開遮擋的雲芝,探身到其中探索察看,那些洞穴都不算深,但地下無風,洞內空氣很難流通,所以裡面古彩波瀾的壁畫還依稀可辨,但也是少眼缺鼻,殘腳斷臂,難覓完整形象,洞中還有枯骨累累,分不清是人是獸。
其中一孔石窟裡的壁畫儲存較為完整,描繪著濃霧中有惡鬼攫人而食的情形,遇難者下半身還是血肉之軀,上半身已被吃成森森白骨,壁畫色彩鮮豔逼真。
司馬灰知道這些戰國時期的壁畫,留存著許多寶貴資訊,但其中的內容恐怖殘忍,血淋淋地讓人脊背發冷,他心裡疑惑,不免多看了幾眼,卻發現壁畫中繪著一個很大的盒子,盒蓋半開,從中露出一具骷髏。盒身四周布以張口露牙的伏龍紋飾。司馬灰心中一動,這不就是“潘多拉的盒子”?
其餘幾人也跟著停下腳步打量壁畫,“潘多拉的盒子”是西方神話,隱喻著因為人類好奇心而帶來的危險,也許世上根本沒有實物,更不會出現在這個地下洞穴中,此前眾人以為塔寧夫探險隊在地圖上標註該符號,只是用“潘多拉的盒子”作為行動代稱,卻沒想到兩千多年前的古楚國壁畫中,還真就有這麼個神秘的“盒子”。
第四卷 陰峪海 第二話 骷髏
眾人又驚又奇,奈何洞中陰氣太盛,“電石燈”閃爍著幽藍色的光芒,只能站在洞口向裡面觀瞧。
那些古彩斑斕的壁畫,突然接觸到外部流通的空氣,鮮活的色彩開始變得灰暗,但線條輪廓尚存,還可勉強辨認。
壁畫中的內容似乎有敘事之意,盒子旁邊有個人形,身著蟒袍玉帶,身後有鳳紋華蓋,儼然是王者之姿,對面還站立一人,頭戴三眼面具,兩人好像正對著盒中大骷髏低聲密語,其上就是惡鬼吃人的恐怖情形。
高思揚問司馬灰:“你能夠看懂這壁畫裡的內容是什麼意思?”
司馬灰自稱是考古隊的,可肚子裡卻沒裝多少材料,只是看壁畫內容陰鬱離奇,就說這大概是楚王在同大臣談論幽冥之事,世間煙雲易逝,縱然貴為王侯,到頭來也免不了化為白骨的命運。
羅大舌頭也跟著解釋道:“楚王是擔心他死後到了陰間,會被惡鬼生吞活剝。”“二學生”奇道:“大臣臉上怎麼還戴著面具?盒子裡的那具骷髏又是什麼?”
司馬灰和羅大舌頭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了,畢竟這是兩千多年以前的古老壁畫,誰知道那時候的人腦子裡想些什麼。勝香鄰說:“楚幽王深信巫鬼之術,常有頭戴青銅面具的通天巫者隨侍左右,所以那蟒袍玉帶的人物應該就是楚幽王了,可這壁畫裡描繪的事情從未見於史冊,以咱們的所知所見沒辦法憑空揣測。”
司馬灰對於楚幽王的事蹟倒是略知一些,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