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第3/4 頁)
光,卻千年不衰,還能將蟄伏在地底磁雲裡的某些東西引來,這些不為人知的神秘之物,在巫楚壁畫中被描繪為許多形態詭異的女子,卻不知究竟是鬼是怪。但毫無疑問,楚載裡的銅獸燈盞,照在“遺骸”上會使光線增倍,從而引來更多的怪物,它們聚集在四周破壞了脆弱的地層,使楚載開始沉入地底,洞窟裡出現的這些東西,似乎可以吞噬光線,因此所過之處燈燭俱滅。
司馬灰根據此前在石樑上的經歷,斷定步槍射擊時發出的火光,也會吸引其前來襲擊,它們好像會首先接近光線和熱量強度高的目標。那土賊躲在洞道里逃不出去,結果被霧裡的東西鑽入了體內,他多半不甘心等死,又爬回函洞找尋活路,竟把霧裡的東西也帶了進來,此人這回是必死無疑了,不過司馬灰為何會在洞道里看到自己的身影,還有羅大舌頭和老蛇先後落在霧中,這兩個人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此外壁畫中暗示著生死輪迴的“怪圈”又是何意?在沒有看清“箱中女仙”的廬山真面目以前,還完全無從猜測。
此時楚載巨獸仍在不住下沉,地面開始傾斜起來,眾人倚牆而立,只覺耳膜隱隱生疼,看來隨著深度的降低,地底的壓力也在不斷增加,顧不得再去推測巫楚壁畫裡的種種謎團,一個個懸心吊膽,不約而同地想到:“這陰峪海下的洞窟究竟有多深?怎麼還沒到底?”
第五卷 失落的北緯30度 第四話 陰源
地底的磁雲使手錶機械裝置近乎失靈,隨著眩暈的下墜感逐漸增強,時間的流逝好像也變得格外漫長,眾人頭暈腦脹,又處在封閉空間內,五感喪失了應有的作用,就覺沉降之勢無休無止,猶如掉進了無底之谷,實不知其深幾何。
此前只知道有座古島位於大神農架地下,同陰峪海原始森林的垂直距離大約是兩百米,春秋戰國時留下的祭祀坑深陷在島嶼底部,而像一道巨大石門般的“楚載神獸”之下,可能還有更深的洞窟,直通著陰山地脈,此時不停下墜,感覺這古島似乎陷在了地層板塊交界處,否則不可能有這麼深,也許這就是巫楚壁畫中記載的“大壑”。
司馬灰感到腦骨欲裂,耳底疼痛難當,礦燈下見其餘幾人臉上的血管都凸了起來,心裡明白照這種速度掉落下去,還不等摔到底,血液就會開鍋似地沸騰起來,血管壁承受不住壓力而突然破裂,但想說話連嘴都張不開了,上下牙關顫抖不停。可除了氣流嗡鳴之外,卻聽不到任何聲響,也只好將生死置之度外。
這時眾人忽覺身體被重重拋起,五臟六腑都險些從嘴裡甩了出來,銅燈盡數熄滅,周圍一片漆黑,還沒等這口氣緩過來,陰冷的地下水就從四壁同時湧入,水面迅速升高,轉瞬間就沒過了膝蓋,“楚載”好像墜到了水裡,傾斜著沉入深水。
司馬灰等人驚魂未定,眼見情勢危急,連忙爬出上方洞道,一看四周已經不再有磁雲籠罩,但在礦燈照射距離內,盡是洪波翻滾,深邃處漆黑如墨,只聽得旋風四起。森森渺渺,也不知身在何方。
此刻“楚載神獸”不住下沉,外壁也無法容忍停留,司馬灰見石壁上纏著幾段史前古樹的軀幹,其中一段能有五米多長,粗可合抱,就抽出獵刀砍斷與函壁糾纏的樹藤,其餘幾人領悟到司馬灰的意圖,也都上前奮力相助,。眨眼的功夫,“楚載”已被濁流徹底淹沒,眾人撿回性命。狼狽不堪地相繼攀上古樹軀幹。個個氣喘吁吁,臉色和死人一樣難看。
司馬灰讓勝香鄰打亮一根長柄訊號燭,照得百米之內亮如白晝。眾人趴在木筏般的枯樹上茫然四顧,就見高處佈滿了濃密的黑雲,周圍凡是能看到的所在都是洪波滾滾,霧氣相連,陰霾四合,大如山丘般的“楚載巨獸”,沉到這片無邊無際的深水裡,竟連些蹤跡也沒留下。古樹軀幹中空,被波浪推動不斷向前漂流,旋即遠離了“楚載”墜落沉沒的位置。
司馬灰這才想到,那具深淵裡的“遺骸”,也跟著“楚載”沉到水裡去了,看情形是別指望還能把它撈回來了。
這時候高思揚突然抬手指向後方,低聲招呼司馬灰等人道:“你們看。那邊好像有人!”
眾人聞言轉身回望,藉著訊號燭刺目的光亮,能看到遠處水面上露出一條手臂,不由得都是一怔,隨著“楚載”墜落到這裡的人,除了自己這幾個人之外,應該還有那土賊老蛇,如今就算浮屍出水也並不奇怪。可水裡伸出來的人手,卻是五指張開一動不動,就這麼直挺挺地伸著隨波逐流,距離浮在水面的枯木軀幹越來越近。
司馬灰等人看那手臂浮浮沉沉已到近處,便舉著訊號燭向水裡張望,瞧見水下的情形都是吃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