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第3/4 頁)
也不能提,說也不能說,所以記載描述得十分有限,這些古老的秘密慢慢化做了時間的塵埃,幾千年來再也無人提及。
物換星移,轉眼已是1953年,冷戰初期,一艘隸屬於蘇聯武裝力量第40獨立潛航支隊,戰術舷號為615的Z級柴油動力潛水艇,攜帶兩枚“曙光”潛地火箭出航,在太平洋海域按照命令執行既定任務,當下潛至200米極限深度的時候,突然發生了災難性的海蝕,從此下落不明。
但事實上這艘潛艇失蹤之後,就變成了一個到處遊戈的“幽靈”,美國空軍和英國艦隊都曾在不同的區域內,接收到來自Z…615的短波定位訊號,可來源都出現在根本不可能抵達的深海或地底,並在持續移動。
各方對此事極度重視,都打算搶先一步找到這艘幽靈潛艇,但經過多次探測搜尋,完全沒有得到任何結果,當時有情報組織提供線索,推測這艘潛艇駛入了接近地心的黑洞,它的通訊訊號混在來自地下的電磁微波輻射中反覆出現,從而折射到了地表,而在地底持續移動的並不是Z…615潛艇,而是“黑洞”本身。
這個處於地幔與地心之間的“黑洞”,既是禹墟中記載的未知區域,因此失蹤的蘇軍潛艇,將會在某個時間內,出現在羅布泊荒漠下的極淵裡,至於它為什麼會不斷移動,至今還無人能夠解釋。
該情報的來源就是“綠色墳墓”,它前身為走私軍火交易情報的地下組織,其成員秘密滲透於各地,但內部始終保持單線聯絡,全部由“首腦”透過電臺直接掌控。
在那段特殊時期,冷戰中的各種軍事競爭,已趨於白熱化,其中就包括對地心的探測行動,蘇聯根據這一情報,決定將“地球望遠鏡計劃”移師至羅布泊荒漠,並與中方達成協議,共同挖掘埋藏地殼下的原生洞窟。經過大地電場透視分析,在地底發現了兩個神秘的鐵質物體,但不像是失蹤的蘇軍潛艇,又因事先得知距離地表10000多米深的區域,曾是“禹墟”古蹟,就在1958年組成一支聯合考察隊,其中包括地質與考古專家,以及軍事觀察員,前往極淵中進行實地勘測,在正式出發的前幾天,考察隊共同拍攝了一張合影,也就是出現“鬼影”的那張照片。
照片中臉部無法辨認的成員,是一位來自蘇聯UKB設計局的軍工,在拍攝完照片之後,這名軍工就無緣無故地死了,屍檢報告的結果被列入機密範疇,具體情況,只有蘇方瞭解。
那時“綠色墳墓”已經逐漸擺脫了冷戰勢力的控制,該組織的主要目標就是不惜任何代價,找到黑洞中的秘密,蘇聯的“羅布泊望遠鏡”計劃,也只是它所利用的有效資源之一。在1958年前後,各方已開始察覺到這一情況,並將其排斥在“羅布泊望遠鏡”計劃之外,國內也在歷次鎮反運動中抓捕了不少潛伏分子,但“綠色墳墓”這個地下組織,不歸任何勢力所屬,內部又是單線聯絡,互不相識,如果不挖出“首腦”,很難將之徹底剷除。
因此也有人懷疑,這名UKB設計局的軍工,是被地下組織的潛伏分子所害,而照片裡出現的“攝影鬼影”,絕不僅僅是個巧合,要按迷信的說法可能是被鬼上身了,或許還有別的原因,不過照相機究竟捕捉到了什麼,也因缺少進一步的證據,還無法作出肯定的結論。
由於UKB設計局的軍工意外死亡,考察隊裡出現了一個空缺,這老白毛就臨時接到命令,隨隊進入“羅布泊望遠鏡”,不料途中受到沙蟲襲擊,磁石電話機的線路被截斷,短波發射機也出現了故障,從此失去了與後方聯絡,考察隊在地底沙海中無從辨認方向,為了避開黑霧,只能依靠重碰力探測表,尋著導航的隕鐵摸索到了這座古城中,等待搜救分隊的到來,然而誰也沒有想到,這漆黑死寂的城墟地宮,卻是一個仍一切生命有來無回的“魔窟”。
司馬灰在旁聽了半天,與前事加以印證,覺得這老白毛所言不虛。他和羅大舌頭等人,向來對特務組織存有一種深入骨髓的反感,這主要是因為五六十年代確實潛伏著許多特務,那時候民間的謠言很多,一個個說得有鼻子有眼:諸如有個五六歲的小男孩跟爺爺一起生活,他臨睡貪嘴,多吃了兩塊西瓜,半夜被尿憋醒了,睜眼一看他爺爺正在那偷偷摸摸地擺弄一部電臺,原來這小孩的爺爺就是個特務,眼見事情敗露就把自己的孫子活活掐死了;還有謠言說美帝造的原子彈,都是以人體器官來提煉原料,男的割卵蛋,女的割子宮,要是誰們家有人口失蹤,那肯定是被敵特捉去當“原材料”了。
雖然現在也知道這都是源自田間地頭的不實傳聞,可對他們那一代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