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第3/4 頁)
得沒命,我們連隊裡那位指導員就是這麼死的。”
司馬灰一聽這老兵所言之事,還真與勝香鄰的情況差不多,按郎中的說法就是“傷於寒而表於熱”,他和羅大舌頭早已在緬甸習慣了叢林裡的溼熱,能夠勉強應付地底極端惡劣的環境,勝香鄰雖然也常隨測繪分隊在野外工作,但條件總歸好得多了,而且在探索地底極淵的過程中,心理上承受的壓力和折磨也同環境一樣殘酷,她能支撐到現在已經算是難能可貴了。
那老兵說:“當年因為水土不服,加上作戰任務緊急,造成隊伍上減員很大,在山裡死了不少人,多虧當地郎中給了個土方子,情況才有所好轉。這深山野嶺間有四寶,分別是……江邊一碗水、頭頂一顆珠、文王一根筆、七葉一支花。”
司馬灰不知道那都是些什麼東西,忙問究竟,原來神農架原始森林裡,生長著許多珍異藥草,甚至溪水都有藥性,每當春雷過後,下到山溪裡舀起一碗水,便能治療跌打、風溼,頭頂一顆珠能治頭疼,文王一根筆能表熱,七葉一支花更是具有奇效,堪稱“沉痾奇疾一把抓”。
所謂“七葉一支花”,顧名思義是一種植物,其特徵是有七片葉子,上舉一支黃蓮,在山裡隨處可見,諸如陰寒熱毒之類的症狀藥到病除,據說乃是神農老祖所留,山區那些抓不起藥的窮苦人,便以此物救命。
那老兵特意繞了段路,親自下到山溝裡挖了兩株草藥,搗碎了加以溪水調和,喚醒勝香鄰讓她服下,還說:“該著是這姑娘命大,以前這裡漫山遍野的藥草,如今大部分森林都給砍荒了,這回能挖到兩株也算是走了大運,否則還得到燕子埡後山的原始森林裡去找。”
途中那老兵要去“7號林場”,其餘三人則要前往蒼柏鎮,只好分道揚鑣。司馬灰見勝香鄰服過草藥之後,果是大有起色,因此對這位熱心的老兵甚是感激,拿出五十斤全國糧票以示謝意。
當時全國糧票完全可以替代大額現金,不管是出差還是探親,走到哪裡都能通用,如果沒這東西,出門在外寸步難行,價值遠比等值的地方糧票貴重。但那老兵堅持不收,他說:“咱那林場子裡有工資有口糧,不缺吃不缺喝,一個月下來的伙食尾子還夠買上兩條經濟煙,要你們這些糧票做什麼?再說五十斤全國糧票換兩株草藥未免太多,你們要是真有心謝我,就給我留下一件別的東西。”
司馬灰身上最值錢的就是這些全國糧票了,其餘的東西則是進山必備之物,他也不知道這老兵究竟想要什麼。
其實那老兵只想要司馬灰衣服上佩戴的“軍星”,民間所說的“軍星兒”,是對一種珍貴像章的通俗稱謂。那些年男女老少都要佩戴毛主席像章,進而形成一種風靡全國的潮流,誰要是能戴上一枚精美罕見的像章,也算是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司馬灰身上佩戴的“軍星”就屬於極品中的極品,是由解放軍總政治部設計發行的一枚“星形毛主席像章”,比拇指蓋稍大一點,能與常見的“為人民服務”條形章湊成一套,金邊紅底十分醒目。由於發行量極少,工藝和質地又非常精緻,所以顯的十分特殊,普通人連見都沒見過。
司馬灰這枚“軍星”的來歷更不尋常。文化大革命初期,他跟著夏鐵東等人去延安參觀革命聖地。回來的途中忽然降下鵝毛大雪,眾人登高遠眺,只見天地皆白,當即齊聲高誦主席詩詞:“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等唸到最後一句:“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一個個激動的熱淚盈眶,忍不住山呼萬歲。那時候真把自己當成賽過唐宗宋祖的“今朝風流人物”了,結果司馬灰有些得意忘形,竟從山坡上滾了下去,從家裡偷他爹的呢子大衣也被掛了一個口子。當時夏鐵東見司馬灰疼的險些掉下淚來,就將自己衣服上的軍星摘下來,給他戴在了胸前。漫天飛雪映襯的金星熠熠生輝,見者無不欣羨。
正因為有了這層特殊意義,司馬灰對這枚“軍星”看的比生命還重,他平時根本捨不得戴。後來去緬甸的時候,就把像章存在了夏芹家裡,直到從磚瓦場裡放出來才再次取回。所謂“睹物思人”,看見這枚像章就能想起慘死在緬甸的戰友們。
司馬灰是真捨不得讓給別人,其實那老兵也未必知道這枚像章的價值,只不過是看著稀罕而已。但對方幫了忙,也不好意思直接回絕,當下二話沒說,摘下像章交給老兵。
那老兵得了像章,也是滿心歡喜,他向司馬灰等人道過別,趕上騾車駛入山道,竟自去的遠了。
勝香鄰見司馬灰十分珍視那枚像章,心中大為感動,就對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