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部分(第3/4 頁)
楊仙茅在街兩邊宋軍將士的歡呼聲中,一路揚著鞭子,點頭示意,同時,快驢加鞭,風馳電掣來到了滿城的衙門。
這裡是宋軍設下的醫治重要將領的野戰醫院,受傷的十幾個高階將領已經送到了這裡。
其中有一半都是軀幹受到重創,隨軍郎中無法救治,被判為死症,留著等楊仙茅來救治。
楊仙茅先檢查了這七八個受傷很重的宋軍重要將領,發現都需要緊急手術,只是其中有兩個出血症狀十分明顯,必須優先手術。不然拖延下去,這兩人就會因失血過多而死。
而傷得最重的是一名年輕將領,名叫郭守文。他身上十幾處創傷,其中最重的有三處,兩處在胸腹部。另外一處傷到了頭部。因為周身多處創傷血流不止。楊仙茅給他診察的時候,發現他休克症狀明顯,躁動不安,面色蒼白,呼吸困難,已經幾乎摸不到了他的脈搏。隨時都有因為失血過多而導致的呼吸與迴圈系統衰竭而死亡的可能。
郭守文身體其他部位的創傷,隨軍郎中已經緊急進行了止血處理。但是,很顯然他有內出血,而且量很大,必須立刻進行手術並對受創的內臟進行止血縫合處置。
特別是頭部的傷,讓楊仙茅感到非常棘手。頭部這一箭射穿了他的頭盔,箭頭直接插進了大腦之中,也不知道是否會損害到他的腦功能。
不過大腦的出血不大,所以他暫時把它放在後面進行處置,而緊急處置的是他胸腹部兩處的箭傷和利刃傷。
首先要做的是輸血,因為他的失血量已經很大,如果不先採取輸血措施,他會死在手術檯上。
在輸血之前,他必須首先要做的是將胸腔裡的積血透過引流管先排出來,以便能夠恢復肺的張力,不然沒等輸血,肺部的大量積血將肺整個浸泡之後,積血的壓力導致肺部無法擴張,病人就無法呼吸,會死於呼吸衰竭。
楊仙茅立刻吩咐將病人抬進手術檯,匆匆消毒之後,在傷者的腋後線第八肋間放置胸腔閉式引流管,將胸腔裡的積血先引出來。
他發現,傷者的呼吸並沒有得到明顯改善,於是決定進行氣管插管並外接呼吸器,幫助傷者主動呼吸。
這一套手術器械是他在《青囊經》基礎之上總結了他以前搶救危重病人時的經驗而改進的一套專門用於解決病人呼吸困難的外用呼吸器。
這種呼吸器使用一個鹿皮套,透過進氣閥門裝置,實現進氣和鼓氣,然後將空氣透過管道輸入病人氣管之中。
這套裝置做好之後他還從來沒有測試過,現在用得上了。
他立刻從收納箱中取出外接呼吸器,然後用左手拇指和中指固定氣管兩旁,至環狀軟骨下緣至胸骨上窩做正中切口。對傷口進行相應處理之後,插進了一個他特製的氣管套管,將外接呼吸氣囊的導管從套管口伸進了病人的氣管之中。他先自己用手均勻有節奏的擠壓氣囊,使空氣順利進入肺部。
片刻間,病人的呼吸就得到了相應的緩解。他這才稍稍鬆了口氣,叫了一個兵士進來幫忙,讓他有節奏地按壓氣囊。
那兵士從來沒見過這樣的治療手段,驚訝無比。但是知道這位監軍大人可是侍御醫,皇帝身邊的太醫,那自然是醫術高明之至的,於是按照他所說一絲不苟地操作起來。
戰鬥已經結束,除了留下崔翰等將領負責打掃戰場、運送傷兵和押解俘虜之類,統兵官劉廷翰、監軍李繼隆、節度使李漢瓊、崔彥進都來到了院中,探望受傷的高階將領。
第339章 人算不如天算
楊仙茅顧不上跟他們聊天,對劉廷翰說道:“劉大帥,這位郭將軍受傷非常重,失血量很多,必須要採取輸血措施,你去找十個自願為將軍輸血的兵士來,我要抽取他們的血檢驗之後,將其中合格的人的血輸給這位郭將軍。
一聽說楊仙茅居然要給傷者輸血,這可是他們聞所未聞的治療手段,不由得個個面面相覷。但也只片刻間便醒過神來,人家是侍御醫,曾經救活過三位八級強者,醫術十分高明,出發前又救了秦王趙廷美的生母。他的醫療手段當然有他的用意,所以,劉廷翰立刻吩咐招了十幾個身強力壯沒有受傷的兵士前來作為供血者。
楊仙茅將這些人召集過來,簡短的說了供血的重要性,問他們:“你們是否願意為郭將軍獻血?——獻血不會損害到你們的生命,但你們必須自願。”
這時幾個將領雖然沒有聽說過這樣的治療方法,但都是眼含熱淚,舉手高升道:“我們願意!”
其中一個兵士雖然身體也受了傷,但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