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部分(第2/4 頁)
這第十四式,也就是終式的誅道。
有道是一元有十二會,一會有三十運,一運有十二世,一世有三十年,故一元共有十二萬九千六百年;而又有五百年為一小劫,千年為一大劫,到了這一元,更是天地大劫。
但大劫的起源卻是說法頗多,有人說是貪慾氾濫,惡念叢生,直到末法年代,當然,這是光頭黨的說法,一向不怎麼靠譜;又有人說是每到一元,便有天魔降臨,滅度世間,這是魔道的觀念,也有些非主流。
按照道家內部的流傳,便是世界形成之時,共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條大道,陰陽五行,八卦九宮都含括在內,輪轉交替,到了最後天地大劫,便是第一條大道和最後一條大道的交匯點,一經衝撞,必然引發無窮大的破壞性,那時這些大道便要重新排列,而造成的後果就是天翻地覆,三界崩潰。
所以才有三清大老爺應劫而生,組建天庭,敕令天條天規,使得十二萬九千六百條大道能夠有序運轉,首條大道和末條大道永無撞見的可能,大家就可以一直開開心心的划水混日子。
但及至六代祖,奮五代之餘烈,以己之才,超劍之極,創造出的終式誅道,其中最強的威力,是可以打碎其中一條大道的!(未完待續。)
第四十二章 背上鬼
老子:道德經: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老子:道德經: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
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
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道德經: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
虛其心,
實其腹,
弱其志,
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慾。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老子:道德經:第四章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
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道德經: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老子:道德經:第六章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老子:道德經:第七章
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邪。
故能成其私。
?老子:道德經: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老子:道德經: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道德經: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滌除玄鑑,能無疵乎。
愛國治民,能無為乎。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老子:道德經: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