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0章 出征(第1/2 頁)
冬天出征不是什麼好主意,可從京城到哈密遙遠,少則四五個月,多則半年以上的行程讓人頭皮發麻。
而武學裡,千戶所的編制已經滿了,那些想報名而不得的學員們把官司打到了御前,可依舊只能接受留守武學的結局。
商輝很滿意,作為一名並未上過戰場的伯爵以及武學後進,他期待著在沙場上重新展現亡父的武勇和忠誠。
每日『操』練之餘,許多學員都得了假期,然後回家去團聚幾天。
土豆剛請了假出來,見商輝在等著自己,就問道:“可是有事?”
商輝看看左右,低聲問道:“前鋒是興和伯,那咱們能不能跟著一起去?”
土豆搖搖頭,“武學一切都要聽從陛下的旨意。”
他拱拱手就走了,心中對商輝頗為不以為然。
而這個不以為然在到家後就消散了。
內院裡,三個女人加上無憂在幫方醒收拾行囊,神『色』卻不見擔憂。
對方醒的崇拜讓她們壓根就沒考慮過失敗的可能。
“你父親在前院書房。”
張淑慧不擔心丈夫,卻擔心兒子。但是此刻她卻不能把這種擔心表『露』出來,以免影響到即將出徵的方醒。
“貧僧要回去了。”
明心的那雙眼睛裡多了平和,還多了幾分恬靜。
“有些高僧的模樣了,怎麼,這是想在金陵發展?”
方醒並沒有出征前的緊張情緒,很是放鬆。
明心平靜的道:“貧僧這幾年虔心修煉,自覺頗有些靈覺,興和伯,此行珍重。”
方醒點頭道:“你也一路順風,希望我下次去金陵時,咱們能飲茶遊湖。”
明心點點頭,然後告辭。
方醒把他送出去,卻看到了楊榮。
把人迎進來後,正好土豆從後宅出來,就擔當了接待的事務。
方醒從他的手中接過茶杯,然後問道:“請了幾日的假?”
土豆把另一杯茶放在楊榮那邊,然後說道:“武學說父親即將出徵,武學稍後也會跟著陛下出發,父子同在軍中,當是一頓佳話,所以給了五日假期。”
方醒的目光中多了些慈愛,然後問楊榮:“楊大人來找方某是私事?”
楊榮看了一眼土豆,見方醒沒有讓他離開的意思,就說道:“士奇那邊……”
這話倒是直接。
方醒說道:“方某說過多次,是騾子是馬就拉出來溜溜,而不是光說不練。而且大戰在即,革新儒學也好,改良儒家也罷,都要服從於這個大局,否則哪怕陛下不在京城,可京城自然有能做主的人,到時候血流漂杵……方某到時候殺回來,楊大人,那時候不會再有什麼儒家。”
楊榮面『色』鐵青的道:“若是老夫留守,自然會盯著這些。”
方醒的眼中全是殺機,“方某知道在許多人的眼中,國戰只是玩鬧,和他們一文錢的關係都沒有。很多人巴不得重新換個主子。這些人都是『亂』臣賊子,一旦發動起來,西征大軍哪怕停戰回師也要把這等人斬殺殆盡!族誅!”
楊榮知道方醒所言不虛,那些人並沒有什麼國家的概念,換個統治者對於他們來說不算事。
“老夫知道。”
不能辯駁的鬱悶讓楊榮想吐血。
但是得了方醒不使壞的應允之後,他也能回去壓住那幫子熱血沸騰的傢伙了。
馬蘇沒有回來,他上了一份奏章,言辭激烈的請求皇帝減免蘇松地區的糧稅,並舉例說明了在這種高糧稅的情況下,蘇松地區百姓的煎熬。
蘇松賦稅半天下,這是誇張的說法,但那一塊魚米之鄉的出產在以前就是大明的糧倉。
馬蘇到任的時間不短了,在這個時候建言,肯定是分析了各種利弊。
可蘇松的高賦稅是太祖高皇帝定下的,一是那塊地方肥沃,二是當年蘇松等地區支援張士誠,算是報復。
皇帝不會答應吧?
可皇帝並沒有猶豫,馬上就答應了,並減免了歷年來蘇松地區欠下的糧稅。
那可是上千萬石的糧稅啊!
可皇帝眼睛都不眨一下的應允了。
這是什麼意思?
皇帝既然早有打算,為何不自己主動提出來,反而要讓馬蘇贏取名聲和資本?
隨後皇帝就下了一道旨意,允許私人在大明各地開辦興科學的書院或是私塾,地方不得阻攔和刁難,否則嚴加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