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2/4 頁)
,馬車上坐著的那些大姑娘,俏媳婦們立馬歡實起來,三三兩兩圍城一堆嘮嗑。有些彪悍的老孃們還大聲說著葷段子,惹得大媽大嬸們鬨堂大笑,而坐在一起的小媳婦或是未出嫁的大姑娘們羞得滿臉通紅。
林琿和雲菲坐在趙老蔫的馬車上,身邊坐得都是一些年紀不大的婦女,她們聊得話題都是自己穿的衣服什麼的。這個時候村裡的大媳婦小姑子一年難得進一回城,好不容易接著趕年集的機會進城逛逛,她們當然要好好的打扮一下,都把平時捨不得穿的花衣裳從櫃子裡翻出來換上。
這個時候的路,除了鄉鎮通往縣城是公路外,鄉鎮與鄉鎮之間、村與村之間都是士路或是陡峭的山路。而人們對路徑的選擇也分兩種:趕驢馬車的、推獨輪車的、騎腳踏車的都走大路;牽牲口的、步行的老人和孩子都走田間小道。
這個年代的鄉下,腳踏車比現在的汽車都少。所以這一路走來,基本上是見不到腳踏車的。
雖然,上次林琿和趙老蔫到過縣城,但那時候還是夏天。現在沿途的風景卻又有些不同。道路的兩旁都是成片光禿禿的大樹,樹木之間的地面上鋪著一層還未融化的白雪,有種說不出的蕭瑟美。
也許是閒著發慌,車上的女人一起唱起了小調:“《小拜年》正月裡來是新年兒呀啊,大年初一頭一天呀啊,家家團圓會呀啊,少地給老地拜年呀啊,也不論男和女呀啊誒呦呦呦呦誒呦呦啊,都把那新衣服穿呀啊誒呦呦呦呦,都把那個新衣服穿吶啊誒呀啊~。
一路上走來,駛出山路拐進一條較為寬闊的土路,路上的行人漸漸的多了起來,這讓坐在馬車上的眾人很是興奮,走了這麼久的路都只有他們一夥,早就有些厭煩了。
走著走著,就看見路上三三兩兩的趕集的人,又行駛以一段不算太長的路以後,人越發多了,各村湧出的人連線成線,以至於匯成了人流。
林琿也特別的開心,一邊和雲菲說著話,要麼講些自己小時候的事情,要麼說笑話,要麼給她講上次進城的情景。說道高興之處,兩個人都會很有默契的哈哈大笑起來。途中經過的行人而坐的人拿奇怪的眼神打量他們,以為這“小兩口”發瘋了呢。
一路上很順利,下午一點多鐘的時候,馬車安穩的駛進了縣城。今日的縣城,比往日要熱鬧繁華上很多,到處都是擁擠的人群。趙老蔫駕車的技術不是吹的,馬車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轉來轉去,一點都沒有因為擁擠而要停歇的跡象。
駕著車子來到集市所在的地方,趙老蔫和車老闆們尋了個空地停好車,就叫大傢伙下車,在吩咐幾句講好回頭還在這個地方集合後,就叫所有的人散開,自個逛自個的。
大傢伙紛紛作鳥獸散,三三兩兩結伴離去,林琿也迫不及待的拉著雲菲跑進集市裡。集市上人山人海,隨便找個高處向遠處一看,便是擁來擠去的人頭,真可謂摩肩接踵、水洩不通。
最熱鬧的要數煙花市場,那時的煙花品種也單一,不過是鞭炮、二踢腳、氣化之類,但那些煙花小販卻不因物品的單一而放棄一年中展示自己的最佳時機,爭相比試著各人物品的好壞,往往是你放一掛鞭炮,我就點兩個二踢腳,各種聲響此起彼伏,匯總起來,讓人聽著“噼哩啪啦”、“乒乒乓乓”,煞是熱鬧。
但這熱鬧與膽小的女孩子無關,她們只敢遠遠觀望。令林琿詫異的是,雲菲的膽子比自己想象的要大上一些,並不像之前那些女孩子似的,一聽到鞭炮的聲音就嚇得捂耳朵。而是很感興趣似的盯著煙花看,貌似有些躍躍欲試的樣子。
過年,放鞭炮是自古至今傳下來的習俗,林琿想著自己也應該買一些留著過年的時候用,於是,就讓雲菲呆在人少的地方等著自己,他一人往人群裡面擠去。
買鞭炮煙花的人真不少,裡裡外外圍了一大圈子的人,林琿費了老大一番功夫才擠到買菸花的攤子跟前。等買完煙花出來的時候,是滿頭大汗,頭上的狗皮氈帽差點都被擠掉了,整個人顯得有些狼狽。
接下來,林琿和雲菲來到了買衣服的地方。過年嘛,總得給自己和家人添一身新衣服,好圖個熱鬧喜慶。
任何時候,集市上最吸引我們女孩子的東西是服裝。現下的衣服也沒有這麼多花樣,大多時候人們穿的還是灰、藍兩色的衣物或是綠軍裝。走進買衣服的地方一看,買的衣服有了一些變化,顏色也不再單一了,有些看起來還挺漂亮。
“我們,到別的地方看看吧。”雲菲拉著林琿就要往外走。
因為,林琿相中了一件衣服,覺得穿在雲菲的身上一定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