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一柄,使人神嚮往之,心慕思追其“中正劍”之風彩畫幅旁豎行秦篆精雕細籀寫著“故秦上卿將軍蒙公諱驁遺像,維秦七年。”大父英風雖存,俠骨卻已永埋太行阿下,不能不令人撫今追昔,嘆悼良多。
蒙毅心中想道:“大父若在,定能體諒我的一番苦衷。”蒙毅無奈,只得苦嘆一聲,側目看著母親王夫人,其時秦當戰國,一家之中,男尊女卑,天地差別,王夫人其夫蒙武畫地為牢,言辭已出,王夫人也是無可奈何,縱有三頭六臂,也是回夫乏力,只得搖了搖頭,嘆了口氣道:“毅兒,你這又是何苦呢?”
王夫人轉身擺好漆案,扶正古箏,整衣坐了下來,平心靜氣問道:“毅兒,你究竟為何不願娶李世伯家的姑娘呢?”蒙毅雙眼望著王夫人,一時也不知將從何說起。王夫人一來聰明機警,見事於微二來身屬女性,畢竟感情比起蒙武細膩許多,已經微微覺得什麼,問道:“毅兒,是不是你的心裡已經有了別的意中之人了?”
蒙毅驀經母親王夫人這麼一問,立時迸想起阿修來,可是自己又不知道自己的對於修兒的感情是否便是關睢之情,或是兄妹之情?他心中只是隱約覺得:修兒天真可愛,一派無邪,自己僅僅拿她當作妹妹一般疼愛珍護,甚比親生妹子還好;二來自己秉承鬼谷先生遺囑,自然要重諾守信,好好照顧於好,殊無別意,可是他又不知為何父親蒙武一提他與李斯長女的婚姻之事,他便始終相想起阿修,縈繞於心,揮之不去,而且心底自然而然地迸發出一股強不可抑的牴觸情緒。父親蒙武逼得愈急,他心中反抗得愈是強烈。蒙毅望著母親王夫人,木然搖首。
王夫人也是愣了一愣,隨即又問:“毅兒,那李家的姑娘為娘是見過,容貌品行實是你的良配,為娘勸你一句,李斯伯的姑娘還是不錯的,你娶了她,成家立業,封妻廕子,也好為我蒙氏一族傳宗接代啊!”
蒙毅愣了一愣,說道:“孃親,李家姑娘再好,毅兒也不能娶她。”
王夫人驚異問道:“為何?”
蒙毅仍是木然地搖頭說道:“孃親,毅兒雖然沒有見過李家姑娘,可是我知道我的心裡根本沒有她啊!毅兒根本不知道與她喜結連理之後又該何去何從?”
王夫人聽罷,若有所思地嘆了口氣自言自語道:“毅兒,為娘能夠體諒你此時此刻的心境,想當初,為娘嫁於你父親之時,也曾有過類似的疑惑,不過你舅舅王綰、王翦都是極有主見之人,他們為為娘拿得主意自有他們的道理所在。為娘也就心甘情願地嫁給你們蒙家作媳婦了。現在看來,你舅舅王綰、王翦的主意都很好,只是毅兒你現在還小,你父親的良苦用心你一時未必理會得了。今日你父親的確有些過於嚴辭厲色了,不過你要體諒於他,他的心裡還不是都為你好,為蒙氏一族著想?”
第二十三回談笑卻秦軍(9)
蒙毅點頭稱是:“孃親,我理會得!”
王夫人無奈地嘆了口氣又道:“毅兒,你爹爹此刻正在氣頭兒上,所行有過你也大可不必放在心上,不過你也暫時委屈一下,說實話,為娘也從未見過你爹爹發過這麼大的火兒,為娘窺著你爹爹的氣兒何時消了些,再乘機為你求情,救你出來罷。至於李家姑娘那門親事,只恐最後還要由你爹爹來拿主意。不過正好,這些日子,你一人在此,也好潛心靜氣地想想此事,或許你一時想通了,那自然最好,夫妻喜結,父子重歸和睦。想不通的話,也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蒙毅唔了一聲,低眉不語。王夫人也是蛾眉緊擰,一臉愁色,站起身來,走到書房門口邊行邊嘆:“毅兒剛剛難滿歸秦,風塵僕僕,正該閤家團聚,慶賀之時,怎想又冒出這種事來,弄得父子不和?”
王夫人正欲轉身出房心中忽然記起一事,轉頭回眸,對蒙毅道:“毅兒,你不必憂慮,有為娘在,一日茶飯,日常所需,為娘自會命笙兒送來,你有何要求之時,也可讓笙兒傳話於我。”
王夫人忽又鄭重其事說道:“還有,毅兒,你是須眉男子,須此不得母娘與李家姑娘這等巾幗婦人,為娘深知身為女子的諸多難處苦處,你若一意孤行,非要拒婚不可,你還要多為你李世伯家的姑娘想想,切莫傷害了人家,為娘這番話可是有感而發,並非空穴來風,你自己也三思三思罷!”說完,轉身出房而去。
蒙毅聽了這話,卻如春雷一震,愕然僵在原地,心中思如潮湧,不知何時自己又一同揹負了兩個人的命運。王夫人離去之後,書房之內僅僅留下蒙毅一人,書房之內死一般地寧靜,陽光自門窗外面劍也似地筆直射入,四下裡纖塵浮動,自後面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