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第2/4 頁)
看了您,不知怎地,訊息就走漏出去,宮裡出現了您發熱的傳言,萬歲爺還沒來得及做處置,九爺就去了乾清宮,求萬歲爺開恩,將您接出宮來,住進他府中,這裡是九阿哥府……您安心養著。”
完全不能安心,宜妃本來是怕死,覺得自己活不久了很壓抑,聽說胤禟接她出來,宜妃連自己的命都顧不得,立刻就要讓小桃紅收拾包袱,她要離開。
“胤禟是我的心肝,我的命!他絕對不能出事……你快去收拾東西,我們這就走。”宜妃整個是顫抖的,她說這話的時候,元春正好端著雞湯進來,笑道,“額娘您多慮了,咱們都會好好的。”
宜妃這才想起被她遺忘的某件事。
沒錯,老九這個側福晉是仙女下凡,是福星,她都這樣說了……應該會沒事吧。宜妃還在猶豫,元春就坐到床邊,她將雞湯遞過去,笑著說:“幾天前,我們爺給了一顆救命藥給五哥,希望他能善加利用……這不就派上了用場?五阿哥去翊坤宮看您的時候就喂您吃了藥,解百毒治百病的。”
第108章
雖然覺得這樣用掉一顆救命藥實在很浪費;對於能夠活下來;宜妃還是感謝上蒼的;她安心在九阿哥府住下來;這位炮仗脾氣卻能在後宮屹立二十多年不倒的奇女子終於能有幾天安寧日子。胤禟是宜妃最疼愛的兒子,就算他自甘墮落做了商人;就算他讓宜妃遭了許多白眼;就算一度很讓康熙生氣,甚至牽連到宜妃……母子感情卻從未動搖。
也是因為胤禟的關係,宜妃才會注意到自幼就被太后娘娘抱去慈安宮撫養的老五胤祺。
老九也說;老五也希望得到親孃的關注,他是好哥哥,在朝堂上給了自己許多幫助……宜妃同烏雅氏到底不是一路人;她從前的確是忽略了胤祺,那是因為長子一直養在太后跟前,見面的機會也不多,感情自然就淡薄些。不過,她從未有過犧牲胤祺來成全胤禟的想法,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樣疼。
正是過去幾年的培養,讓母子之間已經非常和諧,老五才會在得知宜妃發熱第一時間去翊坤宮,完全不顧自己的安危。胤禟說得清楚明白,這藥丸,普天之下只有兩顆,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至寶。即便如此,他也沒有任何的不捨,果斷的將驅除瘟疫的黑色藥丸餵給了宜妃。
天災是考驗母子感情的時候,出現發熱狀況的時候,宜妃覺得是天要亡她,一系列的轉折不僅將她從絕望之中拉出來,還徹底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生兒子總歸是有好處的,宮裡頭那些賤人平日裡姐姐妹妹叫得歡,到這節骨眼上就想弄死她。
有句話叫人算不如天算。
她命不該絕。
搬來九阿哥府的第二天,宜妃的燒就退了,也沒再出現任何後遺症,這在九阿哥府是盡人皆知的,丫鬟奴才都說主子爺是有大福氣的,雖然也有熬過第一階段成功退燒的,從沒聽說竟能這麼快,宜妃娘娘是被轎子抬進來的,府上第一時間封鎖,人人自危。沒想到第二天她就能同福晉俄日敦塔娜血戰了。
這對婆媳本就互相看不慣,宜妃覺得蒙古女人做事沒分寸,總給胤禟拖後腿;俄日敦塔娜覺得這老太婆簡直是極品,總能想到莫名其妙的理由折騰她。
瞧她指著俄日敦塔娜的鼻子罵人的氣勢……怎麼也不像是染上瘟疫的。
不是所有阿哥都願意將親孃接回去。
對於他們而言,這種做法有兩個弊端:第一,把宮中娘娘抬回家供著,無疑是給府上添麻煩,還會增加消耗,他們都不知道瘟疫會持續多久,天知道府中存糧能不能渡過難關;第二,有親孃在宮中,出了任何事都能掌握先機,不至於落在人後,如今倒好,因為老九接走了宜妃就要讓他們效法……以這樣的方式表達自己對額孃的孝心,別人就算了,三阿哥與十四阿哥氣得不輕。
榮妃一到三阿哥府就折騰起來,因為董鄂氏還在她孃家,府上位份最高的是側福晉田氏,她忙著清點存糧擬每日的膳食單子,沒能在第一時間給榮妃馬佳氏請安,這下可不得了。侍妾富察氏、伊爾根覺羅氏和完顏氏聯合起來,告了黑狀。
董鄂氏配不上老三,她該死,這是榮妃一直以來的想法,她沒料到,府上還有田氏這麼個蛀蟲。不容人就算了,以為側福晉多了不起總折騰府中侍妾就算了……沒生出阿哥還敢給她甩臉色,雖然都是側福晉,同人不同命,不是人人都能像九阿哥府的賈氏那麼風光。
聽說賈氏是最溫柔謙遜的,很守本分,從刁難後院的侍妾,不與嫡福晉為難,在宜妃跟前也恭敬得很……早知道她是這麼優秀的好女子,當初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