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4/4 頁)
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他再斟滿一杯美酒,舉杯對著月亮,哈哈一笑,緩緩倒入江中,算是祭奠了周瑜,也算是祭奠自己48年的前半生。
他的思緒開始飛揚,繼續飛揚,像長了翅膀,一直飛到千里之外的家鄉四川,一直飛回到他的幼年……
幼時,父親蘇洵經常雲遊四方,母親程夫人就教導他讀書習字。8歲那年,母親教讀《後漢書 範滂傳》。小蘇軾感動了,慨然太息,吸著鼻子,問母親道:“如果我成大後,也成為範滂那樣的人,娘,您會同意嗎?”
範滂“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反對東漢後期宦官當權,屢遭迫害。建寧二年,閹黨下令逮捕範滂,督郵吳導不忍,抱著詔書伏床痛哭。範滂聽說後,馬上去縣令那裡“自首”。縣令郭某要求和他一起潛逃,範滂說何苦連累大家,唯獨對年老體弱的母親受到牽連而深感歉意。在訣別時,範母卻安慰他道:“兒啊,你何必婆婆媽媽的!求仁得仁,有何憾哉!”範滂不久被殺,年僅33歲!
程夫人聽了兒子的話,心頭一震,撫摸著他的頭,微笑道:“軾兒,你若能成為範滂,難道我就不能成為範滂的娘嗎?”
小蘇軾受到鼓舞,發奮讀書,立志高遠,“學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奮厲有當世志”。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和弟弟蘇轍入京科考,分別以三等、四等的極佳成績同登進士第,引起轟動。仁宗趙禎看了蘇軾兄弟倆的文章,興奮得無法入眠,對曹皇后說:“今天,朕為子孫錄取了兩個宰相,可以高枕無憂亦,哈哈!”
趙禎的話,令大家更加對蘇軾刮目相看。蘇軾剛入仕途時,確實也是滿腔抱負,非常自信,“器識之閎偉,議論之卓犖,文章之雄雋,政事之精明,四者皆能以特立之志為之主,而以邁往之氣輔之”,他自然也期望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