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第2/4 頁)
……懷疑它們的體內有融合了異形基因的可能。”
學者的分析將張斌輝嚇了一跳。
異形的基因?在一億年前?那個時候異形就開始改造地球的恐龍了?不可能吧!
但學者接下來的分析讓張斌輝冷汗直流,因為他說得確實極有道理。
“我認為,恐龍的滅絕也許並非是自然界的自然選擇,這次生物滅絕事件,極有可能是一次外部干預。”
看到這句,張斌輝的心底一跳:正戲來了。
“經過大量的研究,我們得出了一個結論:這一次恐龍的滅絕,是因為地球遭受到了大量的隕石攻擊,能量的大規模釋放,與環境的急劇變化而造成的。
在距今6500萬年前白紀末期,發生地球史上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約75%80%的物種滅絕。經過我們的研究,這是一次嚴重的隕石轟炸造成的。”
張斌輝點了點頭:沒錯,地球上的科學家也提出了這個論點,他們同樣支援小行星撞擊說。
這些科學家認為有一顆相對較大的小行星在這個時期撞擊了地球,撞擊點就在南北美洲結合部,墨西哥灣就是這次撞擊而形成的。
科學家們推斷,這次撞擊相當於人類歷史上發生過最強烈地震的100萬倍,爆炸的能量相當於地球上核武器總量爆炸的1萬倍。
撞擊導致了2。1萬立方公里的物質進入大氣中,釋放出來的強大能量當場造成了大量的地球生物死亡。
由於大氣中有大量高密度的塵埃,太陽光不能照射到地球上,導致地球表面溫度迅速降低。
沒有陽光,植物逐漸枯萎死亡;沒有植物,植食性的恐龍飢餓而死;沒有植食性動物,肉食性的恐龍失去食物來源,在絕望和相互殘殺中緩慢消亡。
幾乎所有的大型陸生動物都未能倖免於難。只有部分小型的陸生動物,像一些哺乳動物依靠殘餘的食物勉強為生,它們終於熬過了最艱難的時日,等到了古近紀陸生脊椎動物的再次大繁榮。
目光轉到玉簡之上,那名紫薇學者的判斷歷歷在目:
“改變行星的軌跡,修正隕石的軌道,這些我們修者都能做到,甚至於修為無需太高,擁有相應的靈器就行了。
而使用行星為武器,透過撞擊星球消滅對手,這樣的戰術我們經常使用,天蠍星座二號星球就是這樣被我們摧毀掉的。
白紀的物種大滅絕發生的時間太巧了,偏偏就在恐龍最鼎盛的時候發生了行星撞擊地球事件,我認為這或許不是巧合,人為事件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恐龍的滅絕,也許並非是自然選擇,這件事情……也許是我們乾的。”
學者的論斷聽得張斌輝膽戰心驚,但他卻難以反駁這樣的觀點。因為,就在他上的第一節課,蔡琳老師就向大家展示了同樣的片段。
為了改變星球環境,工程小隊將彗星撞向了明升星系的四號星球。
我們真的這樣做過,而且這種方法仍在使用。
“或許這次事件就是一個偶然,畢竟據歷史記載,我們發現太陽系的時間在一百二十多萬年前,而恐龍的滅絕發生在距今6500萬年。
或許……是我多慮了。”
第402章 融靈技
從這以後,張斌輝將大量的時間放在了分院的圖書館裡面,他再一次享受到了知識的樂趣。{}
離開大學有幾年了,這樣的日子讓他感覺到十分溫馨,這正是他一直追求的有自已的理想,不為世俗而勞心。
這裡的知識完全是另外一個角度,視野與地球根本不同,理論的基礎也不再奠基於科學,這是更高的一個層次。
圖書館內的知識分門別類,什麼樣的型別都有,關鍵是你喜歡鑽研什麼。
紫薇分院將人類的知識完全共享在了這裡,只要你擁有足夠的許可權,你就能找到你要的東西。
無論是人類的起源之初,還是人類開拓星河,甚至是人類的核心機密。你的積分夠了,它就能擺在你的面前。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張斌輝才發現當時“半日仙”,也就是分院的陳院長交給他的那張卡是多麼的不同。
這是一張榮譽卡,只有為人類作出了b類以上的貢獻才能夠得到它,它是一項榮譽。
原來巨木星大戰早就得到了聯盟的關注,陳院長已經獎勵過他了!
張斌輝發現這張卡的作用極大,它能看到學院基本上全部的藏書,只有圖書館三層例外。
“那裡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