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呢……看來等老爺的病一好,以後家裡又會多幾個小少爺大小姐了!
小玉很久沒有運動,一套體操八節動作做下來,不禁有些冒汗,但是身子雖累,精神卻很爽朗,看來鍛鍊身體還是很重要的呀!
“天成,怎麼樣,記住了嗎?”小玉回頭看看宋潛,發現他大汗淋漓,氣喘吁吁,不由取笑他:“天成,你看看,你身子還弱得很!男子漢可不能這麼羸弱呀,我們一家婦孺還等著你保護呢。”
宋潛本來就漲紅的臉上越發窘了,他這身子骨,還確實是需要練練!從小到大,父母只教他要飽讀詩書,卻沒讓他學什麼拳腳,都說那是下等人才會學的東西。要是那時他會武,也許就能在劫匪的刀下救回父母了……
其實也不能怪宋潛,自宋以來,重文輕武,此時的文人再也不像唐代的才子那樣筆落驚風雨,腰懸龍泉劍,能文又能武,而是徹底的淪為了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小玉卻向來十分佩服大教育家陶行知,認為他那一句“農夫的身手,科學的頭腦,改選社會的精神”是對素質教育最好的概括,可惜後世的人們也未能真正貫徹這一理念,通通追求高考分數去了。唉!
第一天做了體操,宋潛覺得身體都痠麻麻的,寫字都提不上勁。但堅持了三天四天以後,效果就出來了,果然身上氣力多了不少,也不時常覺得頭暈腦脹了。和仁堂的張大夫來給他把脈換藥,也驚奇的說:“宋少爺,您這血氣,可比原來旺盛多了,看來我開的方子,還合您的脾胃啊!”
小玉是時常陪著他看病的,這回對張大夫說:“大夫,您看我夫君可調養得差不多了?”
張大夫點點頭,說宋潛骨子裡的虛寒去了不少,腎氣也足了,便改了個溫和的方子,囑咐小玉每天煎一副給他服下。小玉問張大夫,可有良藥消除宋潛臉上的疤痕,張大夫卻犯難了。
“這……老朽對此類病症,不太擅長……”張大夫是個實在人,何況治臉上的病,好還是不好是明顯看得見的,忽悠不過去。小玉有些失望,唉,古人對養生挺在意,美容方面還是不重視啊!不行,看來,還是得靠自己了。
小玉又開始琢磨了,究竟有什麼辦法可以清除宋潛臉上的痘疤呢?
第十七章:臨安繁華
歲熟人心樂,朝遊復夜遊。春風來海上,明月在江頭。燈火家家市,笙歌處處樓。無妨思帝裡,不合厭杭州。讓白居易魂牽夢縈念念不忘的杭州城,此時已更名“臨安”。
這一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一頂小轎晃晃悠悠的將小玉和惠娘一主一僕兩個女子載入了西子湖畔的臨安城中。
臨安是小玉的一個夢。在她的記憶中,江南,臨安,西湖,彷彿是詩詞歌賦裡描繪的仙境,它們好像並不存在於這個世間。可是,現在她來了,就要踏在這座千年古都的土地上,小玉的心情不禁有些激動。
想來臨安的念頭在她心中早已存在,只是前些日子忙著照顧宋潛,也人生地不熟的,不敢出門。自打端陽那日出門一趟,發現這兒除了服飾打扮生活習俗和現代不同,其實也還是中國人的社會,並不至於無法融入其中。
不過,今天她進城並非為了自己,卻是為了宋潛。
既然宋潛的“臉面”問題,醫生不能幫他解決,就讓她來想辦法吧。
如果在她的時代,去痘疤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多的是方法可以解決——內服外敷的藥物多的是,想要DIY製作面膜也OK,她自己用過的去痘疤方法都可以寫一本書了。
最好用的當然還是珍珠粉,不過這個方法已經被她排除了,成本太高!
用土豆切片也不錯。可以拿一個土豆切成薄片,直接放在有瑕疵的面板上,一刻鐘後取下洗淨,通常用來冶理油脂過多的痘痘問題,可除去死細胞,並可消除面部浮腫,長期使用,紅紅的痘疤會慢慢消失。要不,用鮮胡蘿蔔搗成泥粘在臉上也行,不但能去痘痘化斑痕,還能抗皺呢!若能多吃些煮熟的胡蘿蔔,內外兼治療更好。
問題是,這個年代去哪找土豆和胡蘿蔔?它們都還在自個老家玩著呢,不知多少年後才傳入中土啊。
當然,也不是全無辦法。縱然在條件如此惡劣的時代,小玉仍然有信心能把宋潛給治好。她今日進城,是要來看看這城中藥材鋪和脂粉鋪,究竟有沒有她需要的東西?
轎子進了臨安城,小玉就像個觀光客一樣從轎窗往外頭東張西望的,見著什麼都要問問惠娘。惠娘也只來過臨安兩三趟,還是過年節時跟著丈夫上城採買些年貨,不過街道的名兒大多記得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