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第2/4 頁)
自己,不會讓燕王的奸計得逞,如果燕王用強,自己就自盡在他面前。看到她那副毅然決然的表情,我也知道多說無益,只能祈禱神明,讓燕王良未泯,念在對妙雲有感情的份上,不要為難於她。但我的一顆心早已經隨著妙雲毅然決然的身影留在了燃燒之中的應天城。”
“當我送別建文帝,從泉州返回吳地的路上,就見到了燕王朱棣登基稱帝的檄文佈告。隨即在松江府一個熟識的官員那裡聽聞了妙雲不堪受辱,以死殉節的情況。朱棣十分懊惱,試圖用皇后的禮節將其葬在自己的陵寢之側。但是因為於理不合,遭到了功臣以及新歸附的朝臣的一致反對。為了籠絡人心,鞏固自己的皇位。朱棣只好妥協,以貴妃之禮將徐妙雲葬在了風景秀麗的吳縣王埭鎮北的陸家浜,也就是如今的東吳市王埭鎮北一帶。”
“我當時聽聞這一訊息之後如遭雷擊,愣在當場,加上一路旅途勞頓。修煉了玄功,早已經百病不侵的我居然大病了一場,昏死了三天三夜。好在府衙裡的那個朋友細心照料,款待了我一個多月,病情才逐漸好轉。隨後剛剛登基的永樂帝朱棣需要招攬人才,籠絡天下學子以及各個階層的人心。一聽說我身在松江府,就派快馬送來了冊封聖旨,封我為蒼梧真人,護國右法師,將金閣縣一萬兩千戶作為我的食邑。護國右法師一頭銜世代沿襲。算是給了我一個交代,雖然我和他兩人也算有師徒名分,但我早已經將其狼子野心看穿,當然不會死心塌地的為其裝點門面。當下收到聖旨我就不辭而別,化妝成遊方郎中遁入了兩湖地區。不過好在朱棣還算念及師徒情分,並沒有為難與我,也沒有釋出聖旨通緝於我,只是下了一道聖旨,言明對我的渴慕之心,言道師徒情分,在我們下受益良多,望我不計前嫌,出山相助於他,護國右法師的職位永遠幫我留著云云。”
“不過此後相當長一段時間我一直隱居在武當山後山崖壁上開鑿的洞窟裡,與邋遢道人張三丰談論修真集氣之法。就是不想下山。之後的九年多時間裡,永樂帝聽聞了邋遢道人張三丰和我在一起,聽說張真人已經有百歲高齡依舊健朗無比,所以屢次委派欽差手捧聖旨以及寶物前來敬香,意圖招攬張真人,前往新都城北平講法。不過我和張真人都是閒雲野鶴,無拘無束慣了,每次欽差一上山,我們就躲到後山去,推說自己雲遊去了或者乾脆閉門不見。永樂帝拿我們也沒辦法。”
“那後來又怎麼樣了?您的道統是如何傳承下去的?赤炎子前輩又如何與您結識?”徐狂草追問道。
“徐卜義乃是武當山腳下一獵戶的兒子,自小喪母,與其父相依為命,因其父所捕獲的白虎虎皮被當地地主惡霸葛員外看上,串通官府陷害其父,至其冤死獄中,徐卜義少小無依,只能轉投武當門下,做了個末等地燒火童子,我見其根骨雖然稱不上出類拔萃,但是心志堅定,為人淳樸,又與我有緣,就收其為義子,繼承我的衣缽。他果然不負眾望,只用十年時間就精通了我所傳天師道道法的精義,又結合自身的領悟,獨創了一套奇特劍陣也就是你所運用的‘破魔八劍’。在十二年一次的名門正派華山論劍的時候,仗著手中的那柄桃木長劍以及精湛的道術,力挫群雄,先後擊敗了崆峒,點蒼,衡山,太極,天師道,武當派等名門大派。一舉樹立了江南符籙宗的的江湖名頭。”聽得出來,徐衝之對於那次華山論劍弟子赤炎子徐卜義的表現頗為滿意,至今回憶起來都是面帶讚許之色。
第六卷 鬼道之豔屍 第四十四章 尾聲(1)
徐狂草仔細凝視著手中的這柄桃木長劍,想不到在古樸的劍身之外居然牽扯到了如此之多的恩恩怨怨。身前一陣白影閃動,一身白色道衣的徐衝之身影已然到了數十米開外,向著被夜遊魂以及碎石封堵的鎮鬼洞入口走去,白色的身影逐漸被黑暗所吞噬,但他的聲音依舊清晰的傳了過來:“小字,好好掌握你手中的力量,等你真正明白了道的含義,你的前途不可限量!這些圍堵住你們的惱人的夜遊魂,就讓我來幫你們了結吧……”
徐狂草連忙架起了身體虛弱,體力耗損過度的韓駿,另一隻手扶住了面色蒼白的端木蓮,三人向著洞口走去。下一刻,只見一道白影衝入了夜空籠罩之下的黑松林。幾乎是在同時,徐衝之一臉肅然的向天伸出手去,口中大喝一聲:“恭請九天應元譜化雷神天尊!”五指,合攏!
“轟!”一道方圓五米多寬的電芒好似一道白色匹練一般從天而降,觸地的那一剎那,好似引爆了一顆威力絕倫的高爆炸彈一般。彷彿就在眾人的耳畔炸響一般。激盪的衝擊波似乎將整座蒼穹都盡皆撕裂開來一般,一時之間電芒亂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