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第2/4 頁)
後的空坪子旁一排馬廄。
住店的不外乎是趕大車的、挑腳的,或是住不起旅店的窮人。
鬼子一來,平谷城的不少老字號都關張大吉,這麼個破店子還有啥賺頭?
風子當時還沒見過路老大,心道是用來打掩護的,就像盜墓賊們還開古董店似的。
他是孤兒,從小跟了那盜墓老頭到處混,這點見識,還是有的。
充作掌櫃的,是一個叫李維義的山西五臺人,五十多歲。
讀過幾年私塾,算是比較有文化的人。
但種田不會做生意總虧,乾脆在外出躲債時,跟了盜墓老人,盜墓團伙內算是賬房吧。
風子盤到了店內,按照腹黑交待,並未告訴李維義,誰是真正出主意盤店的那位,免得這老頭不安心當掌櫃。
不打算把這店子一用即棄,佈置一處城內掩護點,牽扯麵很廣的。
像這家店,就是一位對生意厭倦了的山西屋子(晉商)轉讓的,轉手後就回山西去了。
要是萬一被日偽察覺,牽連不到旁人。
日偽對百姓控制極其嚴酷,盤店要報備,還要保人。
李維義是以老家親戚身份,以過來幫著打理為名盤下的,省卻保人一節。
不讓李維義過早知曉深層用意,還是很好的保險措施。
這樣,李掌櫃只覺得是在為盜墓團伙謀事,面對日偽特務的時候,不用掩飾什麼別的秘密,自然就少了破綻。
這對於亟需社會職業化的潛伏人員來說,至關重要。
盤店時,有兩個成員過來充當兩個夥計,一個叫二墩,一個叫田廣義。
二墩約十七八歲,自己也說不清哪兒人,到底多少歲。
前邊跟著個老奶奶到處要飯,後來多了個弟弟胖墩。
十一二歲那年,老奶奶沒躲過嚴寒凍死了。
他帶著弟弟沿街要飯,被柳爺收留,成為柳社設在薊縣的古董店小夥計。
古董店被小鬼子查抄了,就帶著弟弟胖墩來平谷,讓跟風子他們過活,自己下礦挖煤。
既然有經驗,當然入選大車店夥計。
田廣義二十歲,家裡曾經開過大車店,父母反抗日偽強行徵用大車、騾馬,被加以通匪罪名槍殺。
大哥田廣昌、二哥田廣文被拉夫,去向不明。
孑然一身,加入柳社。
有意開展新“業務”,像他這樣的熟練工,當然派上好用場。
預先安插的人員,作用顯而易見。
儘管從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轉為現在的“冀東國際自由區政府”。
日偽來往變換頻繁,卻一切盡在掌握中。
城工團團長風子,帶了幾個人以車把式的身份混進城,在店裡住下來。
趁其餘住店的吃飯時機,鑽到馬廄下邊密道,開始研究、商討任務方案。
二墩鋪開圖紙,瞭如指掌地報出各處目標情況。
除了兩個鬼子大隊與部分“和平軍”,分駐城外各處。
城北城隍廟西側駐紮著小鬼子的守備隊,四面都是高牆,四角有小崗樓。
大門東邊有一座五層樓高的大炮樓,前院則是偽警察局。
城隍廟衚衕東側,為偽縣政府。
縣城東門上坡處,為偽警備隊大隊部,也是炮樓高聳。
偽縣政府對門為偽警備隊第一中隊隊部。
城南是第二、第三中隊隊部和日本特務總部的駐地。
但這些都不是城工團此次目標。
目標選在南門附近,只是一座看似普通的宅院。
………【第十九章 蜜月行動(下)】………
(&;#o39;
飯沼浦男,表面上只是個日僑,在平谷南門附近開著一家雜貨店。
實際上卻是一個鬼子地下錢莊兼毒品批窩點的經營人。搜尋最新更新盡在。Z
小鬼子在佔領區,還搞地下錢莊?
是的!小日本在全面動侵華戰爭之前,就有大量所謂的僑民到處“做生意”什麼都幹。
他們開辦的福壽館(鴉片館)、芙蓉鋪(大煙銷售點)、花煙宮(妓院兼大煙),生意火爆,幾乎是日進斗金。
但掙得的錢,一小部分歸他們個人,大部分交由各自系統轉回國內,支撐龐大的軍國主義戰爭機器運轉。
一旦侵略戰爭全面鋪開,這些小鬼子“僑民機構”部分搖身一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