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無行處(第2/3 頁)
誠這種剛剛註冊了個網遊公司的小菜鳥,自然還沒有這種能量。
更低階的訪友、旅遊籤,一旦被發現在灣灣從事商務活動,是會被直接遣返回來的。
(注:通行證的“簽註”,就相當於護照的“簽證”。但為了表示灣灣不是一個國家,所以官方用辭是“簽註”。)
所以,潘潔穎這種對法律法規一知半解的人,有這種擔憂並不奇怪。
不過,顧誠很快給姐姐吃了個定心丸:“沒問題,我辦下來的是第三級的探親籤,到時候實在不行,還能找殼子代持。”
潘潔穎一開始沒反應過來,略微想了想才恍然大悟:“你是找你外婆在灣灣的親戚?這都能查到,對方確認邀請了嗎?”
顧誠的簽註手續都是他本人親自去辦的,所以潘潔穎並不知道細節。在她印象裡,還以為探親籤只適用於直系親屬。
顧誠肯定地說:“確認邀請了,上個月找這邊民政部門開證明都開了好久,對岸查檔也花了不少時間。還好外婆的父親當年還算高階將領,容易查一些。”
(不解釋了,跳看的人去看第19章的身世。)
潘潔穎聽說對岸有人接應顧誠,這才徹底放心:“那行,我給你訂機票,李囯慶這邊的合同簽完之後,我傳真給你。”
說罷,她就掏出手機打電話查飛機票。
2000年,國內飛灣北的航班真的很少——因為還沒有開放自由行,所有的旅遊都是跟團遊,湊夠了人包機的。全國也就京城和滬江兩個地方,隔天有一班航班,給探親和商務、文化交流的人坐坐。
幸好第二天正好輪到京城機場有航班,倒是省了顧誠的事兒,不必先轉去滬江。
……
次日中午,顧誠搭的航班在桃園機場準點降落。
這是他第一次踏上灣灣的土地。來之前,他透過此前查檔時得到的聯絡方式,和灣灣的親戚打過招呼,不過並沒有人接機。
這也正常,畢竟是隔了三代的親戚,他又是晚輩。而且桃園機場位於桃園市,到灣北市區還有30公里車程,別人來接他會很費事。
他直接機場打了個車。一上車司機先是一口閩南腔,顧誠完全聽不懂。
“會國語麼?”
“會,會,先生去哪兒?”
“小南門。”
“好嘚。”
顧誠來之前查過地圖,知道胡宗憲的阿爾發唱片公司就在那一帶,既然他準備挖周潔倫的唱片代理權,住得近點兒過幾天談生意也方便。
30公里路,車子整整開了2個小時,掏了200多臺幣車錢,顧誠才算是擺脫了擁堵。2000年的灣北,堵車當真是比京城都厲害。
在介壽公園對面找了家幽靜的酒店住下,放下行禮收拾一番,顧誠決定還是搭捷運去拜訪親戚比較方便,他可不想再遭一次街頭堵車的罪。
當時灣灣並不允許大陸沒有經過特殊授權的人在灣灣註冊公司,所以顧誠自然需要借個本地人的殼子。好在他也就準備弄個經紀公司的空殼,未來哪怕拿到了周潔倫的唱片經銷權,利潤也不會在這家公司產生,所以幾十萬的小錢就無所謂了。
顧誠查到他舅姥爺家(外婆的弟弟)住在圓山,坐捷運四五站就到。
圓山一帶曾經是灣灣退役安保軍官聚居的地方。因為這裡位於灣北市的北郊邊緣,往北過了淡江,就是環境清幽計程車林官邸。所以90年代以前,侍從軍官大多就近住圓山,米國人設的軍事顧問處也在這一代。
蔣家人結束統治後,士林官邸大部分地方改成了公園,對外開放。米國人的軍事顧問處也撤走了,圓山大部分地塊也改成了公園;不過原先住那兒的退役侍從軍官宅邸並不會遷走,就掩映在圓山公園四周,東一塊西一撮的,環境倒也清幽。
這年頭手機沒有gps,顧誠繞著圓山公園找了一大圈,終於在綠樹掩映中找到了門牌號,他上前摁了門鈴,很快就出來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檢視情況。
“請問,這裡是龍老先生府上麼?”顧誠挺禮貌地確認情況。
年輕人上下打量了一眼,顧誠:“你是……?”
顧誠拿出他的通行證:“我是大陸來探親的。”
“喔!小顧是吧,請進請進。”對方立刻熱情了起來,開門把顧誠往裡讓,一邊走一邊還解釋,“本來家父讓咱今天去桃園機場接一接的,但是不巧家裡來了別的客人,怠慢了。”
顧誠連忙表示不要緊,略微客套了幾句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