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吃相優雅(第1/3 頁)
在國內的網路傳媒股圈子裡,大致在08~09年前後,大佬們的投資風格是迥異的。
在此之前,或許是騰雲系開的惡劣開頭,大夥兒吃相都比較野蠻。
講究“361和迅雷這種垃圾品牌是沒有價值的,投一點作甚,直接搞qq醫生qq旋風碾死那幫**養的。特麼的做了個輸入法,都想有黏性?”這種路數。
後來巨頭們bAt的格局形成了、本身大公司病越來越重,積重難返,開始明白“優酷的品牌本身是很有價值的,阿狸買了之後也沒必要廢掉原來的牌子改叫阿狸影片。京冬的牌子也是有點兒認可度的,沒必要把京冬廢了改叫qq拍拍,顯示不了肌肉的,只會讓消費者噁心”的道理。
以至於老虎基金投京冬在先,12億美元也才佔股15%。馬騰給劉強冬塞錢在後,卻只給3億美元,就拿走了30%。從那一刻起,京冬其實已經是騰雲的馬仔了。
外界明白事理的人當然都知道,劉強冬後來非要抱馬騰的大腿,並不是看上了馬騰直接給的那幾塊錢,而是看上了微信錢包帶來的支付流量入口和支付保障。
但是資本界是需要遮羞布的,需要給老虎基金這些先入場的投資客一個解釋,所以劉強冬就採用了“把騰雲系的qq拍拍業務也高價折過來,然後自己拿到手再廢掉”的路數,把早期投資人們半糊弄半說服過去了。
用人話翻譯一下,大致就是這樣:虎哥,小弟知道你來得早,給錢多,12億才佔15%股,心裡委屈了。其實小弟也不是真讓馬騰拿3億美元就分走增資後公司30%的股權,實際上他馬騰給了小弟30億美元呢!只不過這30億呢,是3億美元現金,加上作價27億美元的qq拍拍。
只不過劉強冬拿下後並不打算經營,相當於是拿了27億美元買個文物後自己砸碎了玩,聽個響兒。
騰雲系在這樁交易中,把本來自己已經做失敗的殭屍業務作價27億美元打包出去,假手劉強冬結果掉。
不答應背這個黑鍋,就不給你微信錢包流量入口。
劉強冬背了,以至於此後兩三年京冬都不敢出GAAp會計規則的財報。
每年出財報的時候都要加入一條非GAAp的虧損攤銷註釋:別看哥白白虧了27億美元,各位投資者大爺們可千萬別因為哥虧損多就看不起哥。這錢不是哥自己虧的,是幫馬騰背黑鍋虧的,不是常態。(當然後來這也成了劉強冬耍賴用的一個慣犯,一旦鉅虧無法解釋,就擺出一副“其實你們外行人不懂,哥又秘密幫馬哥背黑鍋了,哥補貼上虧的錢,都是為馬哥的大戰略大布局砸的”。)
閒言休絮,且說眼下。
顧誠跟丁三石提到“合作”這個詞,丁三石之所以如此牴觸,
就是因為明明顧誠說的是第二種合作,“歷史上騰雲之於京冬的合作模式”;
但丁三石卻以為顧誠說的是第一種合作模式,“歷史上騰雲對付迅雷之類小魚小蝦時用過的模式”。
如果是被吞併,丁三石自然要反抗。
當然這也怪騰雲把社交巨頭的名聲搞臭了,以至於大家都覺得YY和qq是一丘之貉。
顧誠一邊烤肉,一邊給丁三石細細地解釋剖析,讓對方知道了“就算你答應了,以後咱的關係也就跟馬騰和劉強冬一樣,或者說跟淘寶和天貓一樣,不存在誰吞併誰”。
當然,天貓和劉強冬這兩個具體的名字肯定不能說出來,因為那些事情還沒發生,但道理就是那套道理。
“我們只是交換持股。以後這些遊戲的開發方名頭還是掛黃易,一切對外保留黃易的招牌,董事長是你,cEo是你,我只是拿你的股份,跟你戰略合作。”
顧誠丟擲了大方針。
聽顧誠說到這份上,丁三石的牴觸才算是平復了下來。
“唉,沒想到啊。五年前,你還要給我的公關經理塞紅包,才能有資格見我、求我做流量生意。整整五年,你就有資格反過來問我談持大股了。”丁三石狠狠咬了一大口烤豬肉,膠原蛋白亂濺,語氣中充滿了自嘲和解嘲,“真特麼不甘心。”
他是最知道顧誠的第一桶金是怎麼發家起來的。五年前,顧誠拿著區區1億夷幣,折60萬人民幣,在東夷為黃易收日活Ip,喝到了刷殭屍流量的頭口水,才在半年**把本錢擴大了七八倍。
往事歷歷在目,五年整一晃,當初上門忍氣吞聲求爺告奶的帥小夥兒,現在居然翻到他頭上來了!這種傳奇,如果不是主角光環罩體,誰特麼敢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