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螞蟻金服(第1/3 頁)
在另一段時空的歷史上,2014年螞蟻金服的成立背景,正是在於馬風希望支付寶走上國際化之路(當然也是因為這一年阿狸巴巴對支付寶的拆分工作正式完成,可以去納斯達克上市了)。
如果不設立螞蟻金服,直接讓支付寶衝殺在前,那麼每進入一個國家的市場,就要給該國的具體合作金融機構(一般是該國本國的銀行,有全套的金融牌照)入股的資格。
這樣一來,一旦支付寶進入了幾十個國家,每進一個國家拉一個新股東,最後很快就變成股權結構混亂的大雜燴。而且各國的合作者都會躺著等吃大鍋飯,失去幫助支付寶力推的動機。
所以,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讓任何一個國家的具體金融牌照持有合作者,入股的都是螞蟻金服名下具體某一個國家的子公司。有幾國牌照就入幾國子公司,而不會入到控股的母公司那裡。
這樣就不會出現“扶桑銀行努力幫忙推支付寶,結果米國銀行跟著一起受益”或者反之的“大鍋飯”情況,每個國家的具體合作者都會更有動力。
顧誠眼下已經提前多年開啟了支付寶的國際化程序――雖然他不是靠實體貨物的跨國電商,
而是靠內容產品的輸出來完成這一點的,東夷那幾十萬使用者,乃至扶桑的幾萬使用者,之所以開通支付寶,只是為了在人人網上為偶像投票。支付寶在這些國家,還缺乏更廣泛的應用場景基礎。
但是這不妨礙顧誠借鑑一些很容易看清的先進架構脈絡,引為己用。
連螞蟻金服這個名字,他都覺得沒必要改,直接拿來用就是了――雖然後世的他一直不知道螞蟻金服這個公司名字是怎麼來的。
如此下放股權結構之後,顧誠身上的壓力也會小不少。
這兩年隨著支付寶的做大,他肩上的無形掣肘可是越來越明顯。尤其是來自牌照方面的問題,不找幾條地頭蛇入股,人家總要想辦法經常出點政策給支付寶添堵。
另一方面,阿狸巴巴的淘寶網03年年初開站至今,已經過了兩年半多了。在03年和04年,因為淘寶網尚不成氣候,基本上是靠有先發優勢的支付寶提攜著淘寶網加速發展的。
但是到了05年,淘寶網上的店鋪數量已經超過20萬家(已經計算顧誠蝴蝶效應的bUFF),淘寶使用者也已經在年初追平了支付寶使用者。從此之後,就開始進入淘寶拖著支付寶往前走的局面。
如果始終不讓馬風在支付寶裡面佔哪怕一點點好處,最後肯定會導致淘寶網不賣力推支付寶。
這些,都促使顧誠必須一次性從頂層設計層面梳理清楚支付寶在各國的股權合作伙伴問題。
……
丁三石花了一點時間,等腦子裡轉過這個彎兒之後,頓時有些不爽:
“這麼說,你的意思是上次你答應讓我置換的5%支付寶股權,只是未來的支付寶(華夏)的5%咯?支付寶未來國際化程序中得到的諸多好處,都跟我沒關係?咱此前的股權置換備忘錄裡可不是這麼寫的!如果不給個說法,我有權阻止你重構支付寶的股權結構!”
畢竟,在丁三石四五月份跟顧誠達成交易的時候,支付寶已經有一小撮海外使用者了,丁三石自問顧誠沒道理把支付寶的海外成長紅利從他的應得比例中剔除出去。
面對丁三石的質疑,顧誠誠懇地解釋:“我顧某人說過的話自然會算話,今天來的目的,我就是希望馬哥或者丁哥你給聯絡一家國內過硬的銀行金融機構,一起入一些支付寶(華夏)的股份,把公司未來的推廣繼續做大。
當然如果你們本身相關業務有國際化需要的、能夠對支付寶的國際化提供驅動引擎,我自然不會吝惜把母公司螞蟻金服的股權也作為籌碼讓出一些來,但是這就要看你們有沒有這個本事了。”
丁三石和馬風都默然思索了一會兒,沒有馬上表態。
顧誠的意思很明確:想入股未來的支付寶母公司?可以,如果你們有能耐對支付寶的全球推廣作出貢獻,有相關的資源,而不是僅僅對支付寶在某一個國家的推廣作出貢獻,那哥歡迎你們還來不及呢!
比如現在世上要是有一個人,說他在全世界各國政府的金融監管機構裡都手眼通天,能幫顧誠拿到全世界所有國家的金融牌照,確保支付寶開到哪兒牌照送到哪兒。那麼哪怕他讓顧誠拿出螞蟻金服三成的股份作為酬謝,說不定顧誠都會答應的。
要是你們只能夠對支付寶在華夏國內的推廣有幫助,哥為什麼要在全世界範圍內帶你裝逼帶你飛?只在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