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第2/4 頁)
人數優勢殺黎衛措手不及。然而臨江關附近華國境內能在短期內借調的渡船不能滿足十萬大軍同時渡江。齊王就將剛剛繳獲的宣國渡船一併算在內,才能勉強湊夠八萬大軍一起使用。
齊王尋了月黑風高之日,身先士卒親帥八萬將士,渡江北上,直襲黎衛大營。誰料黎衛早已埋伏了小股士兵在江邊,只等齊王的軍隊棄船登岸,就縱火燒船。宣國之前的那幾艘渡船中都藏了易燃易爆物品,火借風勢迅速擴張,齊王的軍隊還沒到黎衛大營,渡船已經悉數燒燬。緊接著黎衛用鐵腕手段封鎖了江北,齊王渡江後包括她帶去的八萬大軍就與臨江關斷了訊息,有謠傳齊王已經被黎衛生擒。朱芸英心懸齊王安危,率軍日夜搶修橋樑,去更遠的地方籌借渡船,卻屢遭黎衛軍隊破壞。
皇帝算了算日子,自密報發出到現在已經過了七天,還沒有二皇女的訊息,恐怕是凶多吉少。
當下時局,華國拒絕了宣國皇長女求婚,宣國以此為藉口挑釁,華國則可以指責宣國擄劫齊王,派大軍北上營救二皇女天經地義,師出有名。
明面上邊關發出告急文書,暗地裡華國宣國早已陳兵列陣劍拔弩張。
兩國都蓄謀已久的大戰終於爆發了。
第七卷 鐵衣冷 02戰略會議
妤卉再次奉旨入宮,以將軍的身份,被皇帝召入白虎暖閣商議軍情。她隨行帶了阿黎和影柳,這兩人都是男子,以影衛身份出入禁宮並不受到阻撓。只是白虎暖閣為皇帝平時與重臣商議處理軍機大事的地方,除了少數心腹大臣可以入內,外邊帶來的侍衛隨從都不得靠近。
妤卉依照規矩,將阿黎和影柳留在了白虎暖閣外專供侍衛隨從休息的房間,解了身上的利器,進入閣內。
此時閣內已經聚了六位大臣,妤卉拿眼一掃,發現除了三人穿著武將服飾,另三人都是文臣打扮。妤卉從未上朝,只認得其中兩名將軍,其餘人都很陌生。皇帝居中而坐,盯著面前擺放的沙盤皺眉不語。屋內僅有一名面目普通的中年侍人站在角落,想必是為皇帝和大臣們端茶送水的心腹服侍之人。
妤卉進來後,那侍人小聲提醒道:“陛下,妤將軍來了。”
皇帝這才抬頭,舒展眉毛對大家介紹道:“妤將軍就是在周將軍臨終前聽記了《論戰》全文,隨後默寫獻書之人。三年前她奉旨秘密潛入宣國,帶回了非常重要的情報。”
皇帝此言一出。眾人對妤卉地態度立刻變成了驚訝和崇敬。
原來皇帝得到妤卉默寫的《論戰》之後,就召集了這六名心腹大臣日夜研習,開始了針對宣國作戰方略的具體設計。
這六人中出身軍旅的三人:梁爽、李可、杜澤都曾經與周昌敏並肩作戰,也與宣國軍隊打過硬仗,擁有紮實的領兵實戰對敵經驗。如果周將軍還在世,北伐一定是周將軍主持,這三位將軍輔助。
另外三位文臣:彭略、薛莉、遲芬都是皇帝為皇太女時就參議政事的肱骨才俊。現在彭略任太師、薛莉任太傅、遲芬任太保,皇帝的施政方針和對內對外的用兵計劃都會與這三人商議。在妤卉看來。這三位當朝一品大臣應該算是皇帝地頂級顧問。
皇帝之前並沒有對這六人透露《論戰》的來歷,眾人都以為是周昌敏死前留書,到現在才知曉世上居然有此奇才,能過耳不忘默寫全書。妤卉不過十五六歲的樣子,三年前剛剛元服,就有膽量潛入宣國刺探情報,並順利歸來,當真是智勇雙全。再加上妤卉出身四大世家,此等年少有為的人才。的確有資格進入白虎暖閣參議軍機要事。
皇帝指著沙盤開門見山問道:“妤將軍,你認為大軍北上該走哪條路線呢?”
妤卉上次進宮,在御書房與皇帝聊天的時候已經涉及到了這方面的問題。表面上看起來是選擇路線,其實再往深層想。關係到如何發揮華國軍隊優勢,制定根本作戰方略的問題。
妤卉這幾日也仔細思考過,並且請教了軍中基層將領,還與阿黎討論了各種假設的利弊。一路看中文網此時她胸有成竹,從容不迫道:“臣以為我國軍力以步兵為主。輔以車、舟。騎兵最次。優勢是多兵種相互配合,取長補短,擅長攻守和穩紮穩打地推進;缺點是糧草消耗大。行軍速度較慢,靈活機變不足。而宣國軍力以騎兵為主,行軍速度快,擅長突襲,對防守和利用機關武器並不在行。因此我軍北上應避開平原開闊地帶,平穩推進,佔領水道和沿途要塞。山水崎嶇地地形不宜騎兵挺進,更容易發揮我軍優勢,同時保障我方糧草運輸。”
妤卉的回答簡明扼要,與皇帝的大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