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4 頁)
鬼王是她的保鏢,因此不怕他飛掉。”
“至少,咱們該趕兩步吧?”
“對,咱們一面走,一面好好策劃策劃,謀而後動,不能魯莽從事,走!”
巢縣,小小的縣城,但地當要道,四通八達,商旅絡繹於途,也是江湖朋友的獵食場。
城西南臨河,東北據山。河,是巢湖的出水口,流人大江;山,指臥牛山與東山,是本城的林園區。出西門十里左右,就是周延四百餘里的巢湖。
巢湖不是鳥巢或圓鍋形的湖,而是曲曲折折、由許多大小湖連成的大湖,每段湖都是另有土名,港漢大小三百六十,匯入湖的支流數不勝數。
有山有湖的地方,通常稱之為蔽地。巢湖地跨四州縣,幾乎可稱之為四不管、也管不了的地帶,因此巢湖的水賊,自古以來就大大的有名。
淮西賊更是囂張,官兵疲於奔命。本朝的開國名將中,有幾位出身就是巢湖水賊,大明皇朝的水軍聲威遠播,可說是這些人一手訓練出來的,這些開國元勳,根底就是巢湖水賊。
江湖道的江湖行業中,不包括佔山為王的強盜,也不包括佔水為寇的水賊,但彼此之間,有交情通聲氣,相互包庇,相互利用,甚且沆瀣一氣狼狽為奸。
巢湖有兩位江湖名人,在江湖擁有相當雄厚的潛勢力.一是小隴山黃沙城皮家,主人皮堅,綽號叫崩山,因為他的崩山拳號稱武林一絕,名列武林九絕技之一。
這位前輩為人兇暴殘忍,提起崩山皮堅,江湖朋友真有畏之如虎的感覺。背後,江湖朋友稱他為崩山烏龜,因為黃沙城是古代的龜頭城故址。
另一位是城北郊十里紫微山翠微居的金庭道人。翠微居原來是紫微觀舊址,目下的紫微觀已從城內遷建至臥牛山,下。
紫微山本名翠微山,也就是道家所謂第十八金庭福地。金庭道人的陰風袖含有劇毒,也是武林九大絕技之一,也稱五鬼陰風袖,被擊中的人,必須用他的獨門解藥解救,不然有死無生。
八方風雨會巢湖,自然不是巧合。
這兩位前輩,與山賊水寇都有交情,前來尋仇討野火的人,最好心理上先有準備。
天龍禪寺於小佛嶺下,嶺位於至廬州的大道中,距城約十里左右,有一條小徑向南至小隴山約六七里,與黃沙城皮家往來相當方便,片刻可至。
天龍禪寺的住持不戒禪師,可不是好惹的人物。在當地人的心目中,他是有道高僧,法力無邊。在江湖朋友心目中,他是什麼都不戒的煞星、兇手、隱身大盜。
當然,天龍禪寺裡面,看不出有罪行的象跡,三十餘名僧侶都寶像莊嚴具有高僧像,與城南的相山寺號稱活佛的大方禪師交往密切,同受到地方人士的尊敬。
金庭道人、崩山度堅、不戒禪師,在江湖上全都是強龍;在本地,卻是正正當當的地方名人。
這種人,在地方上總是顯得規規矩矩的,他們都懂得兔子不吃窩邊草的道理,懂得如何掩藏自已。
像百福寺的百袖血手瘟神,也從不在州附近作案,即使作案也會假手他人,自己從不出面。
每年悄悄往外地跑幾趟,大撈一筆帶回享受,神不知鬼不覺不留線索活口,公門人想查談何容易?聞風跟來的人,在他們所佈下的保護網中毫無作為,甚至發生有來無去的結局。
象這次這麼多風雲人物,大舉進人他們勢力範圍的事故,以往從沒發生過,所引起的暗流激盪是可想而知的。
當最先到達縣城,在東門外洗耳池附近的鴻賓客棧落店時,等於是宣告風雨已經入境,保護網已經張開了。
一早,兩位打扮得象紳士的中年人,進人鴻賓客棧,投帖拜會滌塵莊薛少莊主,具名是孫永、李強。
名義上,仰雲山莊的乾坤一劍公孫浩。是白道至尊號令武林,但乾坤一劍亮出的招牌是武林共尊的少林,真正心服口服的人並不太多。
而滌塵莊打出的旗號是天下第一僧,聲望雖差一點,威望卻超越了仰雲山莊。兩莊的子弟在外行走,滌塵莊的人的確令人敬畏有加,至少銀衣劍客的聲威,掩蓋了很少在外走動的公孫家子弟。
這是說,滌塵莊事實上已取代了仰雲山莊的武林第一莊地位。
而武林第二莊的九華山莊梅家,這幾年好像與江湖斷絕了往來,據說是閉門調教下一代的子弟,希望日後依然能保持第二莊的聲譽。梅家子弟不在江湖走動的結果,是武林朋友幾乎忘了九華山莊。
原來排名第三的滌塵莊,躍居第一取代仰雲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