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程表,從西安到商洛只有一個多小時,可是這只是坐車的時間,真正到員工家,其實比到四川用的時間還多。要返回西安,這些員工必須凌晨3點出發,步行3個小時到縣城坐6點半的長途汽車,並且一天只有一班車。
“透過這次家訪我更領悟到海底撈存在的意義,我們的企業只有辦好,才能帶領這些從大山裡出來的員工改變命運。同時我還意識到,我做店經理時,由於對員工家庭的情況瞭解得不細緻,有很多工作上的失誤。比如,這些來自商洛的員工向我請3天假時,我往往武斷地說,不就1個多小時的車程嗎,1天假就夠了。其實是不夠的,即使3天假,同家人團聚的時間也只有1天。
“這次家訪讓我明白我錯了,我要對員工說一句對不起。我現在知道了,什麼叫站著說話不腰疼。”
能吃苦是來自貧窮地區員工的優勢,可是文化水平低又是他們的劣勢。要改變命運,僅靠雙手還不行。
西安一店油碟房的吳阿姨40多歲了,進入海底撈好幾年,一直是勞模,是大家公認的優秀員工。她默默無聞,特別能吃苦,但是按照公司新的要求,要想繼續保持勞模工資,她必須達到一崗多能才行。可是吳阿姨是個文盲,不僅不認文字,也不認數字,因此不能看秤;她只能在後廚刷碗洗碟打掃衛生。
天助自助者(2)
怎麼辦?店經理郭晶晶找她談:“吳阿姨你的工資要降下來,我們大家都不忍心,但是如果你要想做一個合格的勞模,你必須要進步才行。你一定要學會基本的字和認秤。你還不算老,我們大家幫著你,你一定能學會。”
西安一店的幾個幹部作了分工,集體幫助吳阿姨識字和認秤。並且給吳阿姨制定了獎勵和懲罰計劃,如果一個月學不會,降一級工資,如果一個月之內學會有獎勵,20天學會有更大的獎。由於吳阿姨老是把電子秤上的2和5這兩個數字搞混,郭晶晶專門用筆在影印紙上寫上大大的2和5給她記。
吳阿姨把這張紙隨身帶在身上,有空就拿出來認。她跟別人說:“這是郭姐給我寫的。我要是能識字認秤,就什麼崗位都能幹了。現在前廳的領班是我老師,後堂經理也是我老師,店長郭姐也是我老師,大家都在教我,我一定能衝上去。”
天助自助者!第十天,吳阿姨學會辨認2和5。
上海三店的張耀蘭說:
“我來海底撈轉眼就3個月了,剛來時店裡讓我清潔洗手間。在海底撈打掃洗手間和別的地方不一樣,我還要在客人使用洗手間時,給客人提供服務,比如壓洗手液、遞紙巾和開門等。每當客人說:海底撈的服務一流,洗手間也乾淨時,我心裡就很驕傲。
“可能是沈哥看我在洗手間同客人交流得不錯,要把我調到服務組看臺。我當時一口就拒絕了,因為我對當服務員一竅不通;再說我年齡大了,怕服務不好,讓客人訓斥,心裡難受。後來沈哥找我談,他說我一定能做好。看他這麼相信我,我就下決心不辜負沈哥的期望,一定要把服務員工作學著做好。
“可是剛看臺時非常緊張和害怕,客人來了之後,我都不知道該幹什麼,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同客人講話也不敢說。看了一桌之後,膽子就慢慢大了,同客人溝通也就順暢了。客人也不是三頭六臂,沒什麼好害怕的,有時他們跟我開玩笑,我也敢跟他們開了。
“同客人談話時,他們經常問,在這裡吃住舒不舒服?家裡有幾個人?談著談著,就忘記了他們是客人,就像親戚朋友聊天一樣,不害怕了。”
張耀蘭終於在職業晉升通道上爬上了一格。
不僅是管理崗位,海底撈很多後勤業務職員也都是從服務員幹起的。他們沒有受過學校的專業教育,都是透過幹中學、師傅帶徒弟的方式走上業務崗位的。
海底撈會計小王說:“現在很少有公司只看能力不看學歷,哪一天我們離開海底撈,真不知道能幹什麼,所以我們很珍惜這份工作,再累再晚也要充電學習。我們不能選擇出身,但我們能選擇不斷學習,改變命運。”
行為科學揭示:任何職業都會在自然人身上留下痕跡。我發現海底撈的白領,身上透著一種同我所熟悉的白領不太一樣的氣質。琢磨了好久才明白,他們身上除了有白領的職業風範外,還有著一股農民的樸實和服務員的殷勤!
“高齡”幹部謝英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人上去容易,下來難。現在很多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寧可啃老,也極少有人去餐廳當服務員。2009年,北京海底撈共有25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