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部分(第3/4 頁)
。
而清軍雖然在錦州城外壘砌了兩道外土牆,可他們沒有依牆防禦,反而是集中兵力出擊,放棄了防禦,而選擇了野戰。這一攻守異位,使得明軍就好打了。再加上清軍還要派出一部分的兵力,看管住錦州城內的祖大壽部,這讓兩軍的兵力人數就更懸殊了,所以明軍就佔得了上風。
等到宣府總兵楊國柱按捺不住性子,主動衝出車陣與清軍交戰而不幸陣亡以後,明軍的戰術就更保守了,就是依車而行,就是不出擊,一步一個腳印,向著錦州城緩緩推進。
而汝寧軍更是無驚無險了,在他們負責的那條防線,清軍根本不可能在強大的火力下靠近,到了最後,清軍也放棄了這段防禦最嚴密的防線,讓汝寧軍更是無所事事了。
而且在這樣的防禦戰中,汝寧軍也體現不出高其他明軍一籌的水平。畢竟明軍的野戰不行,可守城、捱打慣了以後,防禦戰可就都成了行家,所以他們的防禦的時候,表現得並不比汝寧軍差。
這樣子的鈍刀割肉戰術相當有效,就是消磨清軍的實力和士氣。於是在八月初二,明軍奪取了清軍正紅、鑲紅和鑲藍三旗的陣地。而這時候也看得見錦州城內的明軍的身影了。
為了配合救援的明軍,祖大壽也分兵三路出城突圍,在闖過了兩道防線之後,在第三道防線上受阻,只得退回錦州。不過在這時候,打破清軍的圍困已經是觸手可及了。
清軍在受挫後採取守勢,死守營壘不再出戰,同時向盛京的皇太極急報求援。而張若麒立即向朝廷上報了大捷的佳音,崇禎皇帝見報大喜,更加緊催促洪承疇乘勝急進,務求痛殲。
洪承疇在初戰有所收穫之後卻更加謹慎小心。在軍前贊畫的馬紹愉建議趁著敵人援軍還沒有到來之前全力組織進攻,他沒有采納,仍然以堅固對堅固,用營壘同清軍對峙。他在乳峰山和松山之間結起七座大營,掘壕設壘,並且命騎兵分駐於大營的東、北、西三面,成為一個鞏固的防禦體系。(未完待續。。)
第七百五十三章急轉直下
但不知為何,洪承疇的指揮有著兩大致命的疏忽。
一個就是明軍未曾隨身攜帶足夠的糧草。在明軍中,除了一直保持著良好習慣,攜帶著足夠全軍使用一個半月糧草的汝寧軍,其他的明軍只是隨身攜帶了三天的糧草,而糧草的供應都需後方筆架山來運送。
這個疏忽很讓人費解,因為明軍的騾馬和車輛都是足夠,完全可以隨身攜帶足夠一個月的糧草。而且明軍與寧遠的距離也只有一百里出頭,這樣的距離也並不遙遠,五十里糧道也與一百多里糧道的危險程度也差不多,根本沒必要在筆架山設糧站,完全是多此一舉。
可能洪承疇希望縮短糧道再保險一點吧!也可能有著其他原因,但從戰爭指揮的角度來看,統帥應該未勝先慮敗,而洪承疇就完全沒有做到這一點,因此,在這裡他是失責的,並且已經在明軍頭上懸上了一把寶劍。
另外,雖然明軍看似成為一個鞏固的防禦體系。但在錦、松、杏、塔這道生命線北側有一條長嶺山脈,不十分險峻,騎兵完全有可能繞山路而過,包抄到松山以西,切斷明軍的補給線。
為此,大同監軍張鬥曾提出分兵一支駐紮在長嶺,防止清軍繞道包抄。
可洪承疇卻傲慢地說:“我作了十二年總督,你們這些公公懂得什麼!”拒不接受張斗的意見,而長嶺方面一直沒有設防。
對於洪承疇的一意孤行,明軍中所有的官員都難以反對。因為明軍前面的獲勝,造成現在的洪承疇是如日中天,所以現在的洪承疇已經從自信心不足轉變成自信膨脹了。
而吳世恭也在聽聞這個爭論以後,專門尋找到哈丹巴特爾。想要透過這位瞭解遼東道路的本地人口中,得知長嶺那裡是否如此?
可是哈丹巴特爾的回答相當含糊,他承認那裡有著山路可以通行,但又說明了長嶺是一座山脈。而在山脈中,有山路可透過行人和可以透過大軍是兩個概念,因為山路中很難通行大軍中的騎兵和車輛。
而筆架山畢竟是明軍的重要糧站,那裡也修建有堅固的堡壘,沒有火炮和攻城器械,根本奈何不了堅固的城牆。因此,吳世恭也認可了洪承疇的判斷。
其實說到底。洪承疇往日的名聲和他現在指揮的表現,確實帶給了包括吳世恭在內的明軍官員們以很大的信心,使得大夥兒對他的判斷就有些盲目。
尤其是洪承疇選擇的車陣緩進的戰術,是現在明軍所能夠選擇的最好、最恰當的戰術,這就更體現出洪承疇的指揮功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