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部分(第2/4 頁)
升倒也沒有意氣用事,依然帶著天雄軍急行軍,想要趁勝追擊張獻忠部擴大戰果。而且天隨人願,張獻忠部也恰好逃向了天雄軍的方向。
也是因為是逃跑,所以張獻忠也不可能派遣足夠的偵騎至遠處探查,所以現在是盧象升的天雄軍能夠了解張獻忠部的行動,而張獻忠部卻對天雄軍茫然不知。
當然,因為總有雙方探子的接觸交戰,張獻忠也是知道這個方向是有一支明軍的。只是不知道這支明軍是哪支?主帥是誰?兵力多少?不過如果雙方再接近的話,張獻忠也肯定能夠知道來的就是盧象升的天雄軍了。
因此,盧象升本來的應對就是加速接近張獻忠部,展開列陣,並趁著張獻忠部不備,堂堂正正再次擊敗農民軍。可是現在盧象升的命令卻完全推翻了原先的計劃。
於是盧象升就向楊廷麟解釋道:“長途奔襲,人馬都已疲憊,還不如在此以逸待勞。雖然痕跡不可能全消,但我等也將盡力消除。待賊軍發現,他們也近,更難以逃脫。至於亂戰,天下又有何軍比的過我們天雄軍?”
盧象升的話引起了身邊人的一陣笑聲。拼肉搏,天雄軍倒還真沒怕過什麼人。楊廷麟也知道盧象升是下了決心後不會輕易改變的人,而且盧象升說的話並非沒有道理,所以也就不再相勸,還補缺道:“撤回所有探子,以惑賊軍。”
盧象升點點頭,示意屬下同樣執行楊廷麟的這個命令。於是天雄軍立刻全軍行動,削除大軍行軍痕跡,開始設伏。
沒過半個時辰,天雄軍就消失在山後。他們都盤腿休息著,啃著乾糧,靜靜地等待著張獻忠部的到來。(未完待續。。)
第五百三十一章打殘了的張獻忠
張獻忠這些天感到自己相當倒黴,進入河南的有這麼多營農民軍,可官軍不去圍剿他們,怎麼一上來就有邊軍盯著自己的部隊打啊?
張獻忠也不想想:當他打下鳳陽以後,在農民軍首領中的名聲已經僅次於高迎祥了,他獲得的財物又多,而且他部隊的戰鬥力也偏弱,這麼好的“肥羊”誰不喜歡呢?所以各支明軍當然盯著他的部隊想要名利雙收咯!
在與遼軍的作戰中,張獻忠部被打散了一萬多,所幸的是,他的老營精銳基本都被保住了,而且輜重也沒有受到什麼損失。
可是在其逃竄的路上,又發覺前方有著明軍的探子。本來,張獻忠對這些明軍探子也不甚重視,因為在長年的流竄作戰中,張獻忠的部隊周圍總是多多少少有些探子。可是隨著那些探子的消失,張獻忠就感覺到有些不對了。
這也讓人不禁感嘆這些農民軍首領的嗅覺靈敏。楊廷麟的建議反而是弄巧成拙,被張獻忠發現了破綻。可是因為農民軍的大隊人馬都是老弱婦孺混雜在一起的,行動的速度很慢,更不用說轉向、轉身了。要不然,這樣劇烈的變向就會收攏不住部隊,把部隊甩散的。
於是張獻忠立刻把李定國叫到身前,吩咐道:“定國!帶三千老營兵馬在我們前方十里處探路。一有不對,不要糾纏,速回來報我。”
“是!乾爹!”
天雄軍目視著李定國的三千人馬經過了自己的設伏點。他們不會貪圖眼前小利,因為張獻忠部的大隊人馬已經在遠處出現了。
李定國他們又向前方走了一里多,突然,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停止了腳步,有的人還驚呼道:“後面有埋伏!後面有埋伏!”
“鬼叫什麼啊!”李定國怒罵道。雖然只是一名十七、八歲的少年,可是李定國長年在張獻忠軍中豎立起的威信。卻使得叫喊的那些人是噤若寒蟬。
天雄軍一萬多人急行軍的痕跡是相當明顯的,就是在短時間內消除,也消除不了很長的距離,所以現在的李定國已經發現這條路經過了一支明軍。而且看著地上的車痕馬蹄印,都是新痕,而且這支明軍的人數也不會少於萬人。
可是就這麼一條道,又沒有岔路,那麼這支明軍肯定已經埋伏在李定國他們身後,等待著張獻忠部的主力到達,準備伏擊了。
李定國的冷汗就下來了。他立刻下令道:“全軍準備戰鬥!小三,你快帶人向乾爹報告!”
見到了李定國部停止了腳步,盧象升就估計自己的埋伏已經被發現了。當盧象升看到李定國部持起了兵器,返身歸來,他就立刻下令道:“全軍出擊!”
天雄軍分出了一支二千人的部隊阻擋住李定國部的回援。其餘的部隊立刻殺向了七、八里外的張獻忠大隊人馬。
“媽的!現在誰都敢向我們叫幾聲了。八大王!讓我帶著兒郎們上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