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部分(第2/4 頁)
初二日。薛永利率領汝寧軍四個鎮。近六萬兵馬趕到鉅野縣時,遇上了多鐸的二萬清軍偏師。之後雙方立刻展開部隊進行了交戰。可是面對著一路平推上來的汝寧軍,清軍卻保持著若即若離的態勢,他們維持著與汝寧軍的纏鬥,卻總不與汝寧軍發生全面大戰。
既然此次清軍入關的目標之一是汝寧軍,他們當然分析過汝寧軍的戰術打法。在出徵之前。皇太極曾蒐集了汝寧軍以往的戰例,並且召見了大量與汝寧軍作戰過的清軍將士,仔細地分析過汝寧軍的優缺點,就是要尋找到擊敗汝寧軍的打法。
到了最後。皇太極他們就發現:如果與汝寧軍正面交鋒,清軍確實難以佔得上風。可是汝寧軍卻有個很大的弱點,那就是機動性太差。
顯而易見,此時汝寧軍的火器戰術是學習同時代西方火器方陣的。他們都脫胎於當時聞名遐邇的西班牙方陣,應該是當時一種比較先進的火器戰術。可是這種火器戰術就有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完全沒考慮到東西方的作戰環境。
在西方,因為城堡林立,各個封建領主的領地也較小,所以在發生戰爭的時候,兩軍很容易發生會戰。而在這時候,步兵也只需要考慮怎樣應付敵軍騎兵的衝陣,不需要考慮敵軍騎兵的大範圍轉移。因為一來沒有大範圍轉移的空間,二來敵軍總要防止自己後方的城堡安危,所以騎兵的高速機動和步兵的慢速運動,就不再是什麼大問題了。
可是東方的作戰環境卻截然不同。
首先,清軍的每次出動,都是動輒幾萬,甚至十幾萬的騎兵。而在西方的戰爭史上,根本沒有面對如此龐大的全騎兵集團的戰例,因此也不可能發明出什麼相對應的戰術了;
其次,在廣闊的東北、華北平原和西北高原上,清軍的騎兵集團可以進行大範圍的機動,繞過中原軍隊防禦的重點地區,尋找薄弱地點突破,以達到避實就虛。而對此戰術,中原軍隊卻是很難應對。不見得沿著長城擺放好一長排火器方陣,就等著清軍來進攻?
最後,清軍入關以後,是完全在敵佔區作戰的,根本無需顧忌自己在遼東的城池,也可以就地搶掠,不需要顧忌自己的糧道補給。再加上明軍都龜縮在城池中一心自保,沒有任何軍隊敢主動出擊,所以清軍更不需要顧忌自己的後路。這麼一來,清軍完全可以繞過嚴陣以待的汝寧軍,不與汝寧軍的主力交戰,只是去攻打汝寧軍難以照顧到的地區和城池。
而薛永利面對的多鐸部,根本就是清軍的一支偏師,他們本來的目標就不是要擊潰薛永利部汝寧軍的,只是要把薛永利部拖延在原地,等到皇太極的清軍主力突破了徐州以後,繞過微山湖,再兩面夾擊這支汝寧軍的主力。
可是薛永利部卻絲毫不敢放鬆,他們要控制住從黃河至微山湖的這條通道,不敢讓多鐸部的清軍突入到河南腹地。所以面對著二萬清軍,薛永利也不敢調動太多的部隊去徐州。(未完待續。。)
第八百四十六章判斷錯誤
然而令薛永利更為苦惱的是,每當薛永利下令汝寧軍全軍向前,準備與清軍決戰時,多鐸總命令清軍後撤,躲開汝寧軍的進攻。
因為汝寧軍要維持步兵方陣的完整性,所以追擊的速度總比不過清軍的騎兵。再加上汝寧軍也不敢追擊得太過深入,畢竟菏澤與徐州之間隔著一個微山湖,薛永利害怕照應不到在徐州的部隊,所以現在的薛永利就打得相當難過。
“利爺!今晚要夜襲嗎?”楚格問道。
“算了”薛永利想了一下,搖了搖頭道,“兒郎們這些天都辛苦了。對面的韃子又像是牛皮糖一樣,不知道還要沾著多長時候,暫時還是不用險招了。”
“草!這韃子打又不打,退又不退,看起來要和咱們耗上了。”楚格介面罵道。
“你說什麼?”沒想到這句話一下子引起了薛永利的警覺。
“沒……沒什麼啊!就說韃子和咱們耗上了。”楚格又把話重複了一遍,一臉的不明所以。
“姥姥!”薛永利立刻反應了過來,“這次韃子入關是對著咱們汝寧軍的。沒想到咱們的面子可夠大的!快些派人去湖廣告訴姑爺。楚格!你也帶著你的飛馬鎮援馳徐州。瑪德,老子差點被韃子給騙了。”
對於清軍的此次入關,汝寧軍上下都以為還是和往常一樣,無非是攻陷些富裕的城池,俘掠大量的財物、人口和牲畜回遼東。
而清軍的表現也確實如此。他們進入山東以後,連克山東州縣,並且攻陷了魯王居住的兗州,魯王朱以派及東陵王、陽信王、東原王、安邱王等一批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