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部分(第2/4 頁)
家人,甚至連薛呈麟都會有生命危險。
因此,楊如松索性以“防止城外亂匪侵擾”的理由,依然是緊閉城門。如果未來吳三桂的關寧鐵騎想要進外城,那楊如松就會據城死守,等待吳世恭率領的汝寧軍主力的到來。
當然。楊如松他們也知道,現在的外城內是謠言四起。許多官員,甚至一部分原明軍都聚集在太子朱慈烺的身邊。而外城內也明顯分成了兩派。
可是為了防止城內矛盾的激化,楊如松就讓自己的部隊,避開了太子朱慈烺的府邸,防止發生任何摩擦。而楊如松更是安排了精銳部隊守衛在薛呈麟他們身邊。
反正現在的楊如松已經是想通了:如果能把太子掌握在汝寧軍手中,那是最好。可就是不能夠,那也無所謂。等到汝寧軍的主力來到京城以後,肯定會與吳三桂的關寧鐵騎決一雌雄。等到勝負的結果出來以後,太子朱慈烺的作用也就無關緊要了。畢竟現在的太子還未坐上龍椅。而即不了位的太子,也就是那麼一回事吧!
所以楊如松準備一旦情況不妙,就把太子朱慈烺和親太子的官員和部隊送出外城,索性做個好人,交由吳三桂來安排。反正現在一切都是以薛呈麟的安全為重。能用太子拖上一些時間,那就好上一些時間吧!
但是誰也沒想到。這種劍拔弩張的氣氛只維持了短短的半天時間。當一群官員和內官聚集在東郊迎接時。傲然來到的竟然是胡服辮髮的清軍八旗兵。轉眼之間,那些清軍就已經進入內城,佈滿了城中的城垣。許多人都是錯愕不已,難以置信眼前所發生的一切。
還好外城的城門還是緊閉著,在楊如松的急令之下,城中軍民又是緊急動員了起來。要防備住清軍攻打外城。而外城內隱隱分成的兩派,又立刻在清軍的威脅之下團結了起來。
“皇上!皇城到了,請您下馬!”幾位鮮廉寡恥的官員和內官要把皇太極迎接進宮。
而皇太極走過了金水橋,看著那高聳的承天門(**)。興奮地笑道:“朕總算是走到這裡了。”
一群清軍將領簇擁著皇太極走入了皇極殿(太和殿),皇太極走上了正中的龍椅,並且在龍椅上落座。而以多爾袞為首的滿清親貴和將領們立刻跪下行禮,三呼:“萬歲!”
等到行禮畢,皇太極虛扶起眾人,接著說道:“既已佔據北京城,那大清國的都城也將遷至這裡。不過軍情緊要,諸位仍需努力!”
“喳!”
“阿濟格、多鐸,你們倆人和平西王一起依然追擊西逃的民賊。”
“是!皇上!”
“多爾袞!你領軍攻打外城。這外城內還有一支明軍在抵抗,要全力攻下。聽說大明的太子和幾位皇子也在外城,你一定要擒獲他們,生要見人、死要見屍,不得放跑了。”
“是!皇上!”
“阿巴泰!你領軍去通州,平定駐紮在那裡的明軍。這通州城內有著供應京城的大批糧草,你可要小心一點,別讓那些明軍都燒了。最好是逼降他們。如果他們投降,可允他們一個好前程。等到拿下通州以後,你再回來與睿親王一起,共同攻打外城。”
“是!皇上!”
“範先生!你安排人手安撫城內百姓,撲滅失火,要讓城中早日安定下來。”
“是!皇上!”
“洪先生!你要遍訪前朝官員,儘量要讓他們都歸順於我大清。”
“是!皇上!”
……
皇太極的一連竄命令釋出下來,終於是安排得差不多了。當他剛想揮手讓眾人散去,沒想到幾名清兵急匆匆地跑入到了殿內。
那些清兵一入殿,就立刻跪稟道:“皇上!在保定的探子發現大批明軍。”
“啊!”大殿上頓時響起了一片驚呼聲。
“是不是咱們在徐州遇上的明軍?”皇太極立刻俯下身,急切地問道。
“是!而且比在徐州時的人數多了不少,看揚塵,起碼上十萬。”
“他們可來的好快啊!”皇太極挺起了腰,笑著說道。可他的眼神中不禁流露出一些無奈,“前令皆廢!傳朕的旨意,集起全軍,南下保定決戰。朕將御駕親征!”
“喳!”
這時候的皇太極就感到渾身乏力,他努力想要自己站起來。而在他身後護衛的鰲拜一見情形不對,就想要上前去攙扶。
沒想到皇太極一把推開鰲拜,他使出了渾身的勁,終於哆哆嗦嗦地站了起來。可這時候的他已經雙眼發黑,已經根本看不到任何東西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