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部分(第3/4 頁)
以看出:科爾沁部對飛馬鎮是什麼樣的態度。
科爾沁王爺等人都認為:飛馬鎮此次出關北襲,無非是趁著自己部落不備,來偷雞摸狗搞那麼一下。所以現在的飛馬鎮,可能早就押運著俘虜、繳獲回中原去了。
因此,科爾沁的部落大軍就是想要追擊,可能時間上也來不及了。那麼就讓圖裡深跑上一趟吧!對圖裡深來說,能把漢軍趕回中原,這總是一個大功,哪怕他沒有斬殺一名漢軍。
就是這支漢軍昏了頭,想要與圖裡深鏖戰,有了這八千雄鷹,還有什麼事處理不乾淨呢?科爾沁王爺完全把這次出征,作為了為科爾沁貝勒圖裡深刷聲望值了。
“你和他們說一下,只要打了勝仗,所獲繳獲可分配二成,斬殺功勳也可換算人口、牛羊。如不用命,家人全部斬殺。還有一點,拿足了功勳的人,全家都可以入中原,加入咱們華夏族。戰死者也同樣如此。也就是給你老包個面子,這次爺就看看他們行不行!”楚格對包胡爾察說道。
“是!老爺!多謝您的慈悲!”鼻青眼腫的包胡爾察,他對著楚格點頭哈腰地說道,接著就向面前站立著的六百多名蒙古牧民翻譯了起來。
而那些被抽為炮灰的蒙古牧民,原來都還是無精打采的,可是當他們聽到了包胡爾察的翻譯,這些牧民立刻就瞪大了雙眼,馬上都精神了起來。也不知是誰首先發出了歡呼聲,很快,蒙古牧民的歡呼聲就響成了一片。
……(未完待續。。)
第九百三十五章哪裡冒出來的軍隊
其實在蒙古部落中,貧富差距可謂是懸殊得有些誇張。像部落首領等幾位寥寥的貴人,就佔據了整個部落裡,幾乎所有的財富,而且這財富的絕對數量也是相當的驚人。
比如說:此次飛馬鎮在這個中等部落裡的繳獲,也就是從部落首領和幾位貴人的帳篷內獲得的,可就是這些金銀財帛,竟然就價值超過了六十萬兩。可以想象一下,那些大部落的蒙古王爺們,個個都可以說是富可敵國。
然而那些普通的蒙古牧民,他們除了幾頭牛羊以外,根本沒什麼生產、生活資料。甚至他們所需要的鐵器、食鹽等物資,都要被部落的貴人們高價盤剝。
而且一旦有戰事,這些牧民還要被抽調為部隊。所以說,有人說明朝的軍戶生活很悲慘,但是對於蒙古牧民來說,那些軍戶簡直就是生活在天堂裡了。
可是在草原上生存,單獨幾個人根本沒什麼抵禦風險的能力。所以那些蒙古牧民只能接受盤剝,以求部落的庇護,起碼也能夠活下去。
所以遊牧民族的生存法則,就變成了弱肉強食、追強逐弱。只要是強者,那些蒙古牧民就會依附過來,不會去管你是科爾沁部還是土默特部,也不會管你是蒙古人還是漢人。
所以在今天,當飛馬鎮佔據了整個部落以後,那些蒙古牧民就先飽含淚水埋葬了親人的屍體,接著就接受飛馬鎮——這個強者的統治了。
可是在剛才。這些蒙古牧民竟然聽到了如此“優厚”的參戰條件,這怎麼不讓他們歡欣鼓舞呢?要知道,在蒙古部落之間的戰爭中。除非立有極大的功勞,一般在戰勝以後,也就是酒肉管飽大吃一頓,最多再發上個半斤鹽。相比較而言,飛馬鎮的條件簡直是讓人完全無法抗拒。
有幾位蒙古牧民心中還想到:如果你們早開出這樣的條件,咱們早就歸降你們了,還用得著花費氣力來打嗎?
可是那些蒙古牧民都不知道:在他們眼裡那種“豐厚”的條件。在楚格他們眼中卻是很苛刻的。所以看到了蒙古牧民在歡呼,楚格就很奇怪地問道:“老包!爺說錯什麼話了沒有?”
“沒有!沒有!”包胡爾察立刻是諛笑道,“他們都在誇老爺您仁慈呢。”
其實在剛才翻譯的時候。包胡爾察也有些不以為然。他在心中暗暗想到:提了這麼高的條件,也就是要他們打仗,那些漢人也真是富裕啊!如果換做我來談,那條件肯定會下降很多。而這些只會放牧的下賤胚子。照樣會高興得合不攏嘴的。
可是包胡爾察轉念一想:既然那些下賤胚子都有這麼好的條件了,那麼只要我對那些漢人忠心,他們給予我的條件也將會更優厚。等到日後,那些漢人終歸是要回中原,我就是做一個漢人的傀儡,也是部落裡的王。科爾沁的那些老爺們不照樣是大清國的傀儡嗎?
想到這裡,包胡爾察的心頓時火熱了起來。他對楚格就笑得更歡暢了。而那副死皮賴臉的笑臉,配上包胡爾察那張鼻青眼腫的臉。看得楚格就有些毛骨悚然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