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部分(第2/4 頁)
以後,明廷將會把農民造反軍提升到與後金軍一樣的地位,把其做為心腹大患來看待了。
為此在廷議中,崇禎皇帝和兵部、戶部諸臣制定了一個龐大的增兵增餉方案,打算在六個月內結束這場己經長達七年的叛亂。
這個方案計劃從四面八方抽調士兵七萬五千人,馬一萬五千匹。餉銀七十七萬兩。這是現階段明朝可以動員的最大兵力和財力,可以說是動用了大明的家底。此時的崇禎皇帝己經下定決心,要勒緊褲腰帶,畢其功於一役。
而這也標誌著明朝的戰略重心從後金轉變成了農民造反軍。
在此次計劃中,五省總督洪承疇將帶兵由西向東進攻,山東巡撫朱大典將帶山東兵由東向西進攻,而河南巡撫玄默居中策應,其餘地區的地方官員各守其境。
崇禎皇帝仔細地看著這份《廷議注》,考慮著自己有什麼遺漏的地方。突然他抬起頭,對侍立在一旁王承恩說道:“快派人到張尚書那裡去說一聲!再掉二千關寧鐵騎入關。秦將軍的三千白桿兵出川,務必畢其功於一役!”
王承恩急步跑到了殿前,招過來一個小太監仔細地吩咐了下去。可等他一轉身,卻看到崇禎皇帝歪在椅子上睡著了。
王承恩立刻向屋內的一位宮女做了一個拿東西的手勢,接著輕手輕腳地走到了崇禎皇帝的身邊。把火盆放在了崇禎皇帝的腳下。宮女很快拿來了一件錦裘,王承恩小心地為崇禎皇帝蓋上了。
屋內立刻陷入了一陣寂靜。只有香爐中的靜心香冉冉地冒著青煙。可沒多久。崇禎皇帝就身子一動,他發覺了身上的錦裘,就立刻坐正,有些自嘲地說道:“沒想到坐著坐著,朕就睡著了。”
王承恩立刻躬身問道:“皇上太累了,是不是到後面的軟榻上小歇片刻啊?”
崇禎皇帝笑了笑說道:“打了一個盹。已經好受許多了。還有一些奏章沒有批閱呢。”
接著崇禎皇帝拿起了邊上的一本奏章,可還沒有開啟,他忽然問王承恩道:“你說朕是不是一個好皇帝啊?”
王承恩被驚得立刻抬起了頭,他看到了崇禎皇帝二十幾歲的人。鬢角邊上卻已經有了幾絲白髮。王承恩立刻覺得自己難以忍受,鼻子一酸眼中冒出淚,情緒一下子失控了。
王承恩立刻繞道崇禎皇帝的跟前,跪下嚎啕道:“皇上怎麼不好啊!省吃儉用讓袁崇煥打韃子,可他卻把韃子都放到北京城來了。百般信任陳奇瑜,他卻把關在籠子裡的陝匪給放跑了。可皇上過的是什麼日子啊?都穿上打補丁的龍袍了,那些外臣要想怎麼樣啊?天天通宵達旦地處理國事,那些外臣還想怎麼樣啊?皇上什麼都沒做錯,就是那些天天叫喊著忠君愛國的文臣都是白眼狼。嗚嗚——!”
“唉!”崇禎皇帝阻止了王承恩的胡言亂語,“也不能夠這麼說,這也是朕識人不明啊!”
“怎麼識人不明啦!”王承恩今天是豁出去了,“老奴不懂國事,那些道道確實說不明白,可當時是誰眾口一詞推薦的袁崇煥的啊?皇上口諭讓那些文臣千萬注意了,不能夠讓陝匪渡過黃河,可陝匪最後過了黃河沒有啊?皇上聖旨給陳奇瑜安排戰策,可陳奇瑜聽了皇上沒有啊?讓他注意詐降!他倒好,無能誤國啊!嗚嗚——!”
崇禎皇帝苦笑了幾聲,不過王承恩的話確實說到了崇禎皇帝的心坎,崇禎皇帝也感到心中好受了許多,他嘆了一口氣,感嘆道:“國難思良臣啊!”
王承恩立刻跪著抬起了頭:“皇上,您可不能消沉啊!想當年,太祖爺爺與陳有諒百戰不撓,在鄱陽湖一戰中奠定了大明江山。成祖爺爺靖難時,以少勝多力克南京。皇上現在只是一時背運,憑著皇上的雄才大略,勤勉治國,一定會否及泰來,成為一名中興之君的。”
崇禎皇帝又苦笑了一聲,嘆道:“朕也不想成為什麼中興之君了,只要把大明朝治理好,把他平平安安地交到慈烺(太子朱慈烺)手中,朕就心滿意足啦!”
見到崇禎皇帝還是沒有提起精神,王承恩“哇——!”的一聲嚎啕大哭起來,身子也頓時軟倒在了地上。
……
同日。盧氏巡撫行營中。
河南巡撫玄默陰沉著臉坐在椅子上一言不發。過了好一會兒,他身邊的幕僚王師爺說道:“沒想到這一切都是吳汝寧搞得鬼啊!”
玄默上任以後,就一直帶著河南的明軍與農民造反軍作戰,治內的政務也沒功夫去多理會。可是漸漸的,玄默卻發現了一個很怪異的現象。
整個河南的中部和北部都是一團亂相,可就是河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