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第2/4 頁)
報仇。”
身邊的軍官和親兵立刻是一片叫好聲。他們也早就受不了叛軍的囂張態度了。
但是把火炮運上這個山頭還是挺不容易的。不過畢竟河南軍的人多,在經過了五天的砍樹、開路、壓實路面和在山上開了一道“之”字形的道路以後,在兩頭從附近徵用過來的牛的拉動下,兩門一磅的火炮被架設到了山背後平整好的火炮陣地上。
而在這幾天,汝寧營也不斷地派出兵丁在山頭上向叛軍示威,而叛軍也不甘示弱地一次次地把女子拉上了城牆。
“準備好了嗎?”吳世恭問梁輝道。
“都準備好了。要不然,那邊的那個小子可能都要把我給吃了。”梁輝小聲地回答道。確實,那名嚮導這幾天就眼冒綠光地待在火炮的邊上,連讓他休息一下都不肯。
“注意一下,打一炮就把炮給拉回來。這一磅的火炮威力太小,又沒有經過矯正,運氣好打死幾個叛賊最好。打不到,那也就是給那個小子一個交待。”
梁輝立刻是笑嘻嘻地答應了。
這次來看熱鬧的人很多,汝寧營中的軍官也幾乎全部出動了。連智慧也因為沒有親眼看過火炮發射,也興致勃勃地待在一邊。
吳世恭把他們都招呼到了離火炮陣地有一段距離的地方,拿出幾個棉花團讓軍官們堵住自己的耳朵。接著做了一個手勢讓梁輝開始準備。
依然是一名兵丁開始站在山頭做著挑釁的動作。也很快的,城牆上的叛軍又拉過來一名女子。
梁輝是一聲令下,早就做好了發射準備的兩門火炮被飛快地推上了山頭。火繩是立刻點燃。兩聲巨響以後,兩顆炮彈是直直地飛向了城牆。
可是讓所有人驚訝的是,對面的城牆上也有一門火炮和梁輝的火炮同時發射。真是見鬼了。原來叛軍也在那裡釣魚呢。
沒有矯正過的火炮是根本沒有什麼準頭,不出所料,這三發炮彈也根本沒有一發打到目標。但是叛軍火炮的炮彈,打在附近的叢林中也引起了汝寧營的一片雞飛狗跳。
“隱蔽!”吳世恭大聲叫喊著,接著拉住還在看熱鬧的智慧躲到了山背後的草地上。
炮隊也知道自己中了埋伏,他們拼命地把火炮往回拉,而那群看熱鬧的軍官也都躲到了吳世恭的附近。
不過看起來,叛軍也不知道這次汝寧營會有火炮,他們紛紛地裝填著城牆上的火炮,要向汝寧營傾洩著他們的怒火。(未完待續。。)
第三百三十五章我是天才
一陣手忙腳亂之後,所有的人都躲到了安全處。見到都已經隱蔽好,吳世恭也放鬆了下來。他在草地上一個翻身,仰面躺在了草地上。
初冬午時的陽光十分溫暖。照得人全身都是懶洋洋的。吳世恭的興致也起,順嘴吹起了口哨。他吹得正是那一首德國二戰時的軍歌,就是電影《紐約大劫案》中的那首插曲。
那曲調節奏明快,十分容易引起軍人的共鳴。所以沒一會兒,在吳世恭身兩邊的周巡和智慧也翻身仰面躺著,三人躺在了草地上一同吹起了口哨。
四周的軍官和親兵也圍攏了起來,他們也不管頭上還飛著叛軍的炮彈呢,反正也沒有什麼危險。會吹口哨的人也加入了進來。不會吹的,也低聲哼唱著打著節拍。這裡頓時變成了一場戰場口哨音樂會。
氣氛是越來越熱烈。當吹到最後一個音節時,所有人同時都歡笑著發出了一陣喝彩聲,接著都哈哈大笑著鼓起了雙掌。還真是一群苦中作樂的苦比孩子啊!
等到掌聲過後,吳世恭笑著問智慧道:“沒想到你這個小和尚還會吹口哨啊!”
智慧倒是一臉驚訝。他回答道:“為何小僧不會吹簫呢?此等雅事,並無什麼不妥吧。”
“雅事?”吳世恭倒有些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了。在吳世恭現代的記憶中,一般吹口哨的都是小流氓,而且往往都是調戲婦女的低等小流氓,什麼時候吹口哨變成了雅事呢?
當吳世恭提出自己的疑問後,智慧用著鄙視不學無術的眼光看著吳世恭,並且回答了吳世恭的疑問。
在智慧的介紹中,吳世恭才知道。原來吹口哨又叫吹簫。當然,吹簫這個名詞吳世恭是很熟悉的。但是在古代,吹簫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就是吹奏一種名叫“簫”的樂器,另一種解釋就是吹口哨了。當然到了現代,吹簫又變成了一種解釋了。那解釋筆者也就不多說了,否則筆者就要馬上去刷牙去了。
而在古代的文人雅士中,吹簫,也就是吹口哨,也是一種很高雅的行為。比如魏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