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第2/4 頁)
來了個很酷的造型。
等到戰馬四腳落地,吳世恭跳下了戰馬。而那匹戰馬還是興奮地繞著吳世恭撒著歡。吳世恭拍拍自己戰馬的脖子,笑道:“看你這麼瘋,以後就叫你人來瘋吧。”
這時候的吳世恭,渾身上下都溼透了。那些亂民的鮮血透過了吳世恭身上環臂鐵甲的縫隙,把裡面的棉甲都浸透了。吳世恭感到身上粘乎乎的,十分地難受。
吳世恭看到旁邊有一間茶棚,就在幾位也跳下馬的護衛陪同下,向茶棚走了過去。當碰到了跪在地上,有些擋路的亂民時,吳世恭揮起手中的武士刀,接連砍了幾個。其他的那些亂民連忙向兩旁爬開,給吳世恭他們讓出一條道來。
吳世恭這時候聽到在跪著的亂民中,有小孩的啼哭聲,就向著那個方向看了過去。一看到吳世恭的眼神看了過來,那小孩的母親連忙驚恐地用手,捂住自己小孩的嘴巴。
吳世恭看了看,也沒有理睬他們,他走到了茶棚裡,找了塊乾淨的步,又脫去了上身的環臂鐵甲和棉甲,光著膀子擦起上身的鮮血來。
一邊擦著鮮血,吳世恭一邊高聲叫道:“這世上本沒有路,踏著人頭過去了,那就是路。”
就在吳世恭進入茶棚的時候,齊縣令又把姚員外這些當地士紳召集起來一起商議。他們商量的議題肯定是:吳世恭走了以後,縣城的防禦該怎麼辦的問題。
齊縣令他們一致認為:吳世恭這次去救援歸德府城,肯定是凶多吉少的。只要想一想就明白了。吳世恭只有二百來個騎兵,要面對聖靈會亂民幾萬人。吳世恭率領的又不是天兵天將。
齊縣令他們判斷:吳世恭最好的結局也就是,看到聖靈會的亂民勢大,萎縮不前,儲存了自己的實力。但是也就沒有完成救援歸德府城的任務。
現在,齊縣令他們反而不怎麼擔心縣城的防禦問題了。因為,現在縣城的第二道圍牆已經建造好了,第三道圍牆也開始進行了建造。
另外,縣城裡的青壯,也開始接受基本的軍事訓練,補充到守縣城的兵丁和壯丁中去了。齊縣令他們心中已經有了底。就憑聖靈會亂民的那種攻城能力,肯定是攻不下縣城來。
商議著商議著,商議的議題就跑了題。他們就商議到:關於這次參加聖靈會亂民的本縣亂民的土地沒收問題上。
雖然這些亂民的土地,肯定是會被官府沒收的。但是,官府沒收土地以後,也肯定會向民間發賣。當然也就是向姚員外這些當地士紳發賣了。而且,只要孝敬到位,這土地發賣的價格絕對不會高。
這時候就有士紳提出了:是不是給吳世恭的公田少一些。那樣的話,他們這些士紳所得的發賣土地也就可以多一些。
但是也有士紳提出了反對意見:吳世恭畢竟在這次縣城的防禦作戰中出過力,而且,吳世恭也已經很士紳們達成了協議。這推翻協議的做法,是不是有些不講信譽?
齊縣令這時就毅然地做出了決定:只要這次吳世恭是灰頭土臉地回來,那吳世恭最多也就是功過相抵。吳世恭也就不敢提出什麼過分的要求了。而且,既然要做,就做個徹底。索性一畝地也不給吳世恭了。所有沒收的土地都發賣給這些士紳。
那發賣土地,齊縣令肯定是可以大撈一票。他也準備著在臨走時發一筆橫財呢。齊縣令在心裡冷笑著。他鄙視著吳世恭的天真。齊縣令的心中想道:“就沒看到過官府和什麼人講信譽的。”
如果吳世恭知道現在的齊縣令的想法和他在京城做兵馬司指揮的時候,對董允所說的話是一模一樣的話,不知道他會不會氣得吐血。
不過,齊縣令這些人就根本沒有想到,吳世恭不光獲得大勝,把這次聖靈會亂民的造反給平息了。而且,吳世恭帶去的這二百多名騎兵,也幾乎是零損傷。
第一百一十章環顧九州
在這裡,也不提吳世恭在茶棚內,光著膀子擦著身上的鮮血,很黃很暴力了。也不提齊縣令和姚員外他們在吳世恭背後搞小動作,嘲笑吳世恭很傻很天真了。
我們先把吳世恭這裡的鏡頭停一下,來看看當時整個大明朝的情況。
吳世恭這次遭遇的聖靈會亂民造反,雖然有聖靈會煽動的原因,但主要的原因就是:崇禎元年的這次旱災。
而這次旱災,不僅僅只限於河南一地,而是席捲明朝整個北方地區的大旱災。這次旱災,是影響及其深遠的。而在這次旱災以後,一個個影響明朝滅亡的人物都開始行動了起來。
首先讓我們把目光對準陝西:
先讓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