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2/4 頁)
到薛永利車隊附近的有些亂民得到了這個訊息。這些亂民這時候也沒有了吃的,他們也紛紛來投降。
薛永利對於投降的亂民是一概接受,反正人多力量大,只要把這些糧食和物資運送到千戶所堡壘以後,再把這些亂民趕走就行了。
當清晨,薛永利押送著這些亂民,把這些物資運送到千戶所堡壘以後,薛永利就把這些亂民趕出了千戶所堡壘,讓他們自生自滅。
可是,這些亂民都不肯走了。這些亂民大多數都是汝寧府和開封府的人,如果要回家,也是起碼要走上一天的路程。而這一路上同樣的沒有任何吃的。就算是他們能夠熬回家鄉又怎麼樣呢?他們的家鄉也同樣沒有吃的。他們照樣面對餓死的命運。
而在剛才,這些亂民把物資運送到千戶所堡壘的倉庫時,看到了千戶所堡壘裡堆滿了糧食,在這個時候,就是讓他們在千戶所堡壘裡做牛做馬都願意啊。所以,這些亂民都聚在千戶所堡壘所在的小山坡下面不肯走。
更雪上加霜的是:當聖靈會亂民大營炸開以後,逃跑的一些亂民,經過了齊縣令這個縣城。一開始,齊縣令這個縣城生怕這些亂民有什麼舉動,所以從上到下都是如臨大敵。
可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以後,發現這些經過的亂民都是些驚弓之鳥。那周巡是十分的膽大,他不顧齊縣令和李祿的勸阻,帶著一百名兵丁主動出擊。
看到周巡這些兵丁氣勢洶洶地殺過來,那些亂民是又累又餓,連逃跑的力氣都沒有了。在被周巡捅翻了幾個亂民以後,其他的一些亂民也都跪地投降。這下子,周巡就一下子俘虜了一百多個亂民。
周巡也是有些小心思的,他這時候就不願意把這些俘虜押回齊縣令的縣城,把功勞讓給齊縣令和李祿了。看看路上也沒有什麼危險,齊縣令的縣城和千戶所堡壘的路又不遠,周巡就想把這些俘虜押回千戶所堡壘。
可在周巡他們押送的路途中,一些已經餓得受不了的俘虜,就向押送的兵丁求些食物。這些兵丁都是本地人,和那些俘虜都是本鄉本土的,本地話一說,有些心軟的兵丁,就把隨身帶著的乾糧扔給了那些俘虜吃。
可是,這樣的舉動做出來以後,也發生了和薛永利那兒一樣的情況,俘虜是越聚越多。到了千戶所堡壘的時候,已經聚起了近六百名俘虜。
而這個時候,薛永利已經把自己押送的那些亂民給趕到了小山坡下,周巡也從千戶所堡壘中派出來迎接他的人的口中,知道了真實的情況。於是,周巡就把這些俘虜扔進了薛永利那些趕走的亂民中,也就不管不顧地自己回齊縣令這個縣城了。
更不妙的情況還在後頭,這些亂民雖然不敢上小山坡。但是,他們在小山坡下的哀求聲是十分的響亮,都傳到千戶所堡壘內宅中,吳世恭那幾位夫人的耳朵裡。
傳到她們耳朵裡的時候,正好是開午飯的時候,女人家就是心軟,她們就吩咐下來:“在趕走這些亂民之前,就給他們吃些粥吧。”
可這粥一施,這些亂民就更不肯走了。而且更為麻煩的是,得到訊息的,在附近躲藏的亂民,都向著千戶所堡壘這裡聚了過來。所以,吳世恭回來的路途中,才會碰到:這種幾乎沒有遇到什麼亂民的情況。這些亂民現在都基本上聚在千戶所堡壘小山坡下面呢。
聽了薛永利介紹了情況,吳世恭皺著眉頭,摸了摸下巴心想道:“這倒確實是個麻煩事。”
第一百二十一章點上三炷香
正在吳世恭傷腦筋的時候,他看到一群軍戶們抬著幾十大鍋粥,又要開千戶所堡壘的大門去施粥。
“怎麼回事?”見到吳世恭眼中的問號,薛永利代替吳世恭向這些軍戶問道。
一個領頭的軍戶連忙上前稟告說:“稟告千戶大人,利爺。夫人們的吩咐,讓小的們再去施粥去。”
吳世恭眉頭鎖得更緊了。心想道:“這幫心軟的娘們,就是頭髮長,見識短。這樣施粥下去,這幫亂民不是更不肯走了嗎?”
可是,當著這些軍戶的面,吳世恭也不好說些什麼。他揮了揮手,意思是讓這些軍戶去施粥吧。那領頭的軍戶得到了命令以後,再施了一禮,帶著那些軍戶出千戶所堡壘的大門去了。
吳世恭心想道:“有什麼事,還是回內宅再說吧。”於是,吳世恭向薛永利點點頭,接著就向內宅走去。
看到了吳世恭進了內宅,有一個女子就上前向吳世恭一福道:“老爺!”
吳世恭有些奇怪。平時他外出回來以後,他的四位夫人都會到內宅門口迎接的。可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